首页> 中文学位 >甘蓝田捕食性天敌群落结构及菜青虫捕食性天敌优势种评价研究
【6h】

甘蓝田捕食性天敌群落结构及菜青虫捕食性天敌优势种评价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

1文献综述

2引言

3材料与方法

4结果与分析

5讨论

6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已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在田间系统调查和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对不同季节甘蓝田捕食性天敌群落结构及菜青虫捕食性天敌优势种的评价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 1甘蓝田菜青虫种群数量动态及捕食性天敌群落结构及其动态 1.1菜青虫种群数量动态及捕食性天敌群落物种构成和各种群数量动态 研究结果表明,春甘蓝田莱青虫的发生比较严重。菜粉蝶卵在调查期间有2个高峰,第2高峰期卵量尤大,平均每株甘蓝达28.3粒。菜青虫幼虫在调查前期种群数量呈上升趋势,4月末到5月初高峰期平均每株甘蓝有1.4头。调查共记录捕食性天敌15种,其中捕食性昆虫4种,蜘蛛11种,数量较多的9种依次为中华跃蛛、八斑球腹蛛、草间小黑蛛、四斑踞螯蛛、拟水狼蛛、异色瓢虫、三突花蛛和龟纹瓢虫,其数量占捕食性天敌群落总个体数的91.5%。 在秋甘蓝田菜青虫的发生较春甘蓝显著较轻。菜粉蝶卵在10月20日后完全消失,幼虫在调查期间呈稳定下降趋势。调查共记录捕食性天敌10种,其中捕食性昆虫2种,蜘蛛8种。与春甘蓝田相比,秋甘蓝田捕食性天敌群落物种组成及个体数量均有很大变化,种类虽有所减少,但个体数量大幅增加。种群数量较多的5种依次为八斑球腹蛛、草间小黑蛛、三突花蛛、叶斑圆蛛和拟水狼蛛,其中八斑球腹蛛数量极为丰富,其数量约占捕食性天敌群落总个体数的66%。 1.2菜青虫及捕食性天敌群落主要优势种的空间格局及其动态 研究结果表明,春甘蓝田菜粉蝶卵在甘蓝植株上的分布为外反>内反>内正>外正>心叶,菜青虫幼虫在甘蓝不同部位的分布为外反>内正>内反>外正>心叶,其中菜青虫幼虫在甘蓝外反和内正部位分布比例之和大于50%。秋甘蓝田菜粉蝶卵在甘蓝上的分布为外反>内反>外正,而心叶和内正部位在整个调查期间都无卵出现,菜青虫幼虫在甘蓝上的分布为内正>外反>内反>外正>心叶,幼虫大部分分布在内正和外反2个部位。捕食性天敌优势种在春秋两季甘蓝上绝大部分分布于外反部位。 1.3捕食性天敌群落的主要特征指数及其动态 研究结果表明,春甘蓝阳捕食性天敌群落总个体数量较少,并呈现小幅波动。物种丰富度介于6-11之间,比较稳定。群落均匀度和群落多样性指数总体上较大且较稳定,表明群落稳定性较好。 秋甘蓝田捕食性天敌群落总个体数在整个调查期间总体上呈下降趋势。物种丰富度介于7-10之间,在时间过程中较稳定。群落均匀度和群落多样性总体上较稳定,但明显低于春甘蓝。 春秋两季甘蓝田以功能团为单位和以物种为单位的群落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的相关性都达极显著水平。 2甘蓝田菜青虫捕食性天敌优势种的评价 2.1春甘蓝田菜青虫捕食性天敌优势种的评价 在菜青虫捕食性天敌优势种的数量当量、捕食当量、同步当量和同域当量的测定的基础上,计算出捕食性天敌优势种对菜青虫的控制当量。结果表明,中华跃蛛是春甘蓝阳菜青虫卵和幼虫最重要的捕食性天敌。 2.2秋甘蓝田菜青虫捕食性天敌优势种的评价 在菜青虫捕食性天敌优势种的数量当量、捕食当量、同步当量和同域当量的测定的基础上,计算出捕食性天敌优势种对菜青虫的控制当量。结果表明,八斑球腹蛛和草间小黑蛛是秋甘蓝阳菜青虫卵和幼虫最重要的捕食性天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