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雌性花臭蛙的声通讯及其雄性鸣声在不同噪音环境下的差异
【6h】

雌性花臭蛙的声通讯及其雄性鸣声在不同噪音环境下的差异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OLE_LINK1

第一章 综述

1 动物声通讯的研究进展

OLE_LINK2

2 动物个体识别的研究概述

OLE_LINK4

OLE_LINK5

3 噪音环境下动物声通讯的适应性

OLE_LINK3

4 花臭蛙的研究现状

第二章 雌性花臭蛙的声特征及其个体签名

实验地点

1.2 研究方法

1.3 鸣声分析

1.4 数据统计与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雌性花臭蛙单音节鸣声特征

2.2 雌性花臭蛙鸣声的个体签名

1.1 实验地点

1.2 标记追踪及录音

1.3 鸣声分析

2 实验结果

2.1 单音节鸣声的特征

2.2 双音节鸣声的特征

2.3 超声鸣声的特征

3 讨论

致 谢

展开▼

摘要

位于黄山浮溪的凹耳臭蛙(Odorrana tormota)和大绿臭蛙(Odorrana graminea)相继被发现其鸣声中存在非线性现象并且声音的频率能够达到超声,那么位于同一栖息地的花臭蛙的鸣声中是否包含非线性现象,声音的频率是否也能够达到超声。本文即探讨关于雌性花臭蛙(Odorrana schmackeri)的鸣声特征和声音的个体签名,并补充了雄性花臭蛙在野外的鸣声特征,以及雄性花臭蛙在两种噪音环境下鸣声的差异。 1.雌性花臭蛙的鸣声特征及其声音的个体签名 本次实验在平均噪音值为48dB SPL的环境中进行的,共分析来自10只雌性花臭蛙单音节鸣声共计982声。结果表明,雌性花臭蛙存在非线性现象,其鸣声中至少含有一种非线性现象为638声(64.97%)。不同的个体鸣声在时间参数和频谱参数都存在差异。随后,根据鸣声结束基频的频数分布图,可以将雌性花臭蛙的单音节鸣声分为低频-结束基频音(n=552)和高频-结束基频音(n=430)。此外,通过计算对552声雌性花臭蛙的低频-结束基频单音节鸣声各声音参数的变异系数分析的结果表明,除了岔音和频率调节的斜率,这10只蛙个体间的变异系数均大于个体内的变异系数。随后对10只蛙的200声鸣声进行Kruskal-Wallis检验,发现大部分参数也存在显著性差异(P<0.001)。最后,通过逐步判别分析,提取16个参数中的7个参数,结果显示雌蛙的声音被正确的分配到个体的概率达到58%,远高于随机分配的概率(5.50%-6.39%),说明雌性花臭蛙可以依据声音识别个体。 2.雄性花臭蛙在不同噪音环境下鸣声特征的比较 为了探究雄性花臭蛙的鸣声在不同噪音环境下的差异,实验在两个噪音环境下进行:室内(43.90dB SPL)和野外(69.52dB SPL)。研究结果表明,花臭蛙的鸣声也存在超声,而且超声在野外单音节和双音节以及和室内出现的概率也存在不同,其中,野外单音节鸣声出现的概率最高。此外,对两种噪音环境下双音节鸣声的比较发现,野外鸣声的第一音节平均基频、音节间隔时长、总时长以及总平均基频要明显高于室内的(P<0.05),其中可以看出,这种差异还是由第一音节的时长以及频率不同而出现的,但是两种环境中声音的振幅并没有明显变化。所以,可以推测雄性花臭蛙能通过增加第一音节平均基频、音节间隔时长、总时长以及总平均基频来应对噪音的掩蔽效应。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