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核心素养视阈中初中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研究
【6h】

核心素养视阈中初中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前 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现状

1.国内研究现状

2.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价值

(四)研究方法

1.文献法

2.访谈法

3.课堂观察法

一、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及其挑战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1.核心素养的提出

2.核心素养的含义

3.我国核心素养的目标

(二)核心素养的挑战

1.知识学习到社会适应的训练

2.主客对立到主体间性的构建

3.分数唯上到核心素养的养成

二、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的特点

(一)价值引导与道德实践相统一

(二)国家意志与学生意志相统一

(三)反思能力与理性精神相统一

三、培育核心素养的达成与运用案例教学的适切性

(一)融合中国优秀文化成果,增强文化底蕴

(二)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挖掘自身潜能

(三)培育价值观选择艺术,形成正确价值取向

(四)贴近社会重视公共参与,助推责任意识养成

四、核心素养视阈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的问题及其成因

(一)核心素养视阈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案例选择标准陈旧,忽视学生课堂主体性

2.案例设计思想导向单一,忽视思想品德课特点

3.案例教学运用方式不成熟,教学效果不明显

(二)核心素养视阈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的问题归因

1.知识化教学理念的制约

2.课堂教学主客关系模糊

3.思品课学科素养亟待增强

4.案例适用素养有待提高

五、核心素养视阈下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问题的应对

(一)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提高思品课教师入职门槛

1.教育理念与时俱进,准确把握核心素养内涵

2.创新运用教学方法,注重学科核心素养培育

3.严格把关,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师用人标准

(二)提高教师学科专业素养,增强专业敏感性

1.关注学生真实意愿的表达,注重思想认识提升

2.关注学生的行为倾向,抓住思想引导时机

3.升华教师价值导向力,展现案例价值冲突

4.加强教师自我修养,强化意识形态敏感

(三)提升教师案例教学素养,充分发挥案例教学优势

1.加强学习,把握案例教学科学内涵

2.以学生为核心,改进案例选择标准

3.优化案例呈现方式,强化案例感染力

4.加强案例问题表现力,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

结 语

参考文献

致 谢

展开▼

摘要

核心素养的提出更新了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的指导理论,同时也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挑战。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具有价值引导与道德实践相统一、国家意志与学生意志相统一和反思能力与理性精神相统一的特点,有效运用案例教学可以助推思想品德课融合中国优秀文化成果,增强文化底蕴;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挖掘自身潜能和培育价值观选择艺术,形成正确价值取向进而提升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 由于教师自身对意识形态的自信心不足,思想品德课教学受知识化倾向的影响,教师案例教学的素养有待提高等等原因的影响;导致了在核心素养视阈下思想品德课的案例教学出现不善于利用对比研究、树立国家意识形态自信、政治自信、文化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思想导向单一、理性精神培育不充分,重视知识点的识记轻视利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育,案例教学举例教学混同、案例设计随意性、回避焦点热点及敏感问题等案例教学适用方式不成熟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案例教学在思想品德课当中的作用,进而制约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 更新教师教育理念、恪守核心素养教学目标、强化“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意识,提高教师学科专业素养、增强专业敏感性、提升其政治、思潮、普世价值的辨析力,提升教师资源选择、问题设计、诱导语言等案例教学素养、充分发挥案例教学优势等策略是核心素养视阈下提高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所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