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优越性研究
【6h】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优越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导论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2、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及创新之处

1、研究综述

2、创新之处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四、研究目标及研究特色

1、研究目标

2、研究特色

(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内涵

1、中国共产党领导制度

2、多党合作制度

3、政治协商制度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理论认识

(一)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的发展

1、对马克思恩格斯政党学说的发展

2、对列宁斯大林政党制度理论的发展

(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政党理论的借鉴

1、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积淀

2、对西方政党理论的借鉴

(三)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政党制度的新认识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存在基础

(一)正义性

1、该制度本身的创制具有正义性

2、该制度能彰显正义

(二)正当性

1、该制度的形成体现人民的共同愿望

2、该制度体现以人民为中心

(三)认同性

1、该制度体现人民意志,建立之初就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2、该制度的实践发展得到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可

三、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优越性的主要表现

(一)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二)有利于促进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

(三)有利于保持国家政局稳定和社会安定团结,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四)有利于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五)有利于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

四、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优越性的基本特征

(一)宽广的政治包容性

1、在我国政党制度的构建上

2、在处理与民主党派合作的关系上

(二)广泛的代表性

1、中国共产党利益代表的广泛性

2、中共和各民主党派的亲密合作,为巩固和扩大该政党制度的利益代表增添助力

(三)监督的民主性

(四)治理的有效性

五、当前影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优越性发挥的因素

(一)世界政治多极化的挑战

1、影响中国民众对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理性认知

2、妄图直接破坏和颠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二)中国社会转型的影响

1、影响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阶级基础和社会基础

2、影响利益群体和诉求发生变化

3、影响中国多党合作制度的凝聚力

(三)政党制度运行机制的制约

1、部分党员干部对民主党派的基本职能不够重视

2、执政党在处理民主党派的意见和建议时,缺乏强有力的责任落实机制

3、执政党对民主党派的参政决策权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

(四)政党制度中参政党存在的问题

1、参政党自身的理论建设仍然需要加强的问题

2、参政党组织建设需要进一步完善

3、参政党没有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赋予的职能优势

六、进一步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优越性路径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

1、保证该制度不断向前发展的前提

2、中国多党合作制度发展的需要

3、中国多党合作制度本身的独特优势

(二)不断提高执政党在政党制度中的领导水平

1、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头脑指导全党实践

2、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从严从实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建设

3、坚持全面增强执政本领,切实提高应对各种困难挑战的能力

(三)加强政党制度中的参政党建设

1、大力加强参政党的理论建设

2、努力完善参政党的组织建设

3、不断提高参政党的履职能力

(四)大力推进协商民主夯实新时期政治协商基础

1、大力推进协商民主,要认真贯彻执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

2、坚持大力推进协商民主,推动政治协商的实效进展

3、大力推进协商民主,不断增加执政党和参政党之间的良性互动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著)及科研情况等

展开▼

摘要

当今思想、文化、价值呈现多元化,外来意识形态领域不良社会思潮对民众正确认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产生一定误导。近年来,西方媒体误读误解中国政党制度的事件频发,因此新时代进一步科学阐述好、说明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优越性,有益于诠释民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认识上的疑惑,提升民众认同度,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为世界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贡献力量。本文在新时代背景下,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制度分析方法,从制度理论渊源的角度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理论认识。通过结合制度的历史性,对该制度存在基础的正义性、正当性和认同性进行阐述,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立场指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在中国能长期存在的原因。在对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优越性主要表现与基本特征进行总结凝练时,坚持马克思主义矛盾论观点从内外因上深入探究新时代影响该制度优越性发挥的因素,并结合时代特征对进一步发挥该制度的优越性路径提出理性思考。研究内容,由导论部分、正文部分和结论部分构成。  导论部分,对为什么研究该选题,从选题背景、选题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综述三方面进行阐明;对怎么研究该选题,从研究思路、方法、目标、特色以及创新之处进行阐述;此外,还对该选题的主要概念内涵进行释明,以夯实该选题的下一步论述。正文第一部分,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理论认识,指出对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政党理论的借鉴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奠定和提供了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的历届中央领导集体对政党制度的新认识,推动了该制度的进一步发展。第二部分,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立场,在制度历史性的基础上,从正义性、正当性和认同性三个层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存在基础进行论述。第三部分,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优越性的主要表现,包括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社会生产力发展、和谐社会建设、维护人民利益、和平统一大业等方面。第四部分,主要结合第三部分主要表现对该制度优越性的基本特征进行凝练总结,就其宽广的包容性、广泛的代表性、监督的民主性和治理的有效性四个特征展开论述。第五部分,主要结合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优越性发挥面临的挑战,阐述当前影响该制度优越性发挥的因素,如世界政治多极化挑战、中国社会转型问题等制约因素。第六部分,对新时代进一步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优越性路径作出理性思考。结论部分,对全文的主要观点进行概括性阐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