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道德与法律的冲突及协调——以当代法治中国建设中两者的关系为视角
【6h】

论道德与法律的冲突及协调——以当代法治中国建设中两者的关系为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引言

一、研究意义与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课题研究方法

第一章 道德与法律内涵的概括分析

一、“道德”与“法律”内涵的语义学分析

(一)“道德”的语义学分析

(二)“法律”的语义学分析

二、道德的类型分析

(一)公德与私德

(二)愿望的道德与义务的道德

(三)利己主义的道德和利他主义的道德

三、道德与法律的局限性

(一)道德的局限性

(二)法律的局限性

第二章 道德与法律关系的辩证分析

一、道德与法律的联系与区别

(一)道德与法律的联系

(二)道德与法律的区别

二、道德与法律在当代法治中国建设中的应然关系

第三章 当代法治中国建设中道德与法律的冲突

一、我国现阶段道德与法律的冲突表现

(一)立法领域的定性冲突

(二)司法领域的选择冲突

(三)守法领域的认知冲突

二、我国现阶段道德与法律冲突的原因

(一)理论与实践根源不同

(二)法律观念的影响

(三)当代公民法律意识的薄弱

第四章 当代法治中国建设中道德与法律冲突的协调

一、古代社会协调道德与法律冲突的启示

二、我国现阶段道德与法律冲突协调的理论假设

(一)道德法律化与法律道德化结合使用

(二)维护司法公德,即坚持司法公正原则

(三)加强全体社会成员基本道德素养的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攻读同等学力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共中央在2001年印发实施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作为形成良好社会道德风尚、全面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指导性文件,《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对当时中国道德建设的状况做出过具有针对性的评价和总结:“社会的一些领域和一些地方道德失范,是非、善恶、美丑界限混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有所滋长,见利忘义,损公肥私等行为时有发生,不讲信誉、欺骗欺诈成为社会公害,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现象严重存在。”这些通过外部行为表现出来的只是一种表面化的道德现象,隐藏在上述现象之下的法律问题才是其本质所在,也就是说,在法治中国建设的过程中,道德失范现象是普遍存在的,其中较为严重的道德失范行为触犯了法律的底线,升级为违法犯罪行为。  本文以当代法治中国建设中道德与法律的关系为视角,简要分析两者在社会生活各领域中的冲突表现及冲突原因,并根据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协调两者冲突的理论机制假设。  本文除引言和结语两部分外,正文分为四章。  第一章:道德与法律内涵的概要分析。根据对古今中外文献的引用,从语义学角度分别诠释了道德与法律的定义,同时结合对道德的类型分析,阐述了两者的局限性。  第二章:道德与法律关系的辩证分析。首先分析了道德与法律的联系与区别,然后进一步探讨了在当代法治中国建设中,道德与法律两者的实然关系问题。  第三章:当代法治中国建设中道德与法律的冲突。结合近年来司法界的经典案例和社会上出现的热点事件,分析在立法、司法、守法领域里道德与法律冲突的表现,并结合中国传统法律观念、西方法治理论以及公民法律意识等方面的内容分析存在冲突的原因。  第四章:当代法治中国建设中道德与法律冲突的协调。针对冲突产生的原因,分别从立法、司法、守法领域提出了道德与法律协调的若干理论假设。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