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马拉松赛事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以2014年合肥国际马拉松为例
【6h】

我国马拉松赛事现状分析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以2014年合肥国际马拉松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前 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相关文献综述

1.3.1 关于我国马拉松赛事运作、赛事组织管理的研究

1.3.2 关于我国马拉松赛事开展现状调查、分析的研究

1.3.3 关于马拉松专项训练的研究

1.3.4 关于举办马拉松赛事对城市发展影响的研究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问卷调查法

2.2.3 逻辑分析法

2.2.4 比较分析法

2.2.5 数理统计法

3. 合肥国际马拉松赛事背景及赛事现状分析

3.1 合肥国际马拉松赛事背景

3.1.1 国际著名马拉松对我国举办马拉松赛事产生了巨大影响

3.1.2 我国代表性马拉松赛事推动了合肥国际马拉松的开展

3.1.3 合肥举办国际性马拉松赛事的条件及优势

3.2 对合肥国际马拉松赛事现状的分析

3.2.1 合肥国际马拉松赛事媒体宣传现状

3.2.2 合肥国际马拉松赛事组织现状

3.2.3 合肥国际马拉松赛事参赛选手现状

3.2.4 合肥国际马拉松赛事志愿者现状

3.2.5 合肥国际马拉松赛事裁判现状

3.2.6 合肥国际马拉松赛事保障现状

4. 合肥国际马拉松赛事的不足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4.1 合肥国际马拉松赛事的不足

4.1.1 合肥国际马拉松赛前准备工作的不足

4.1.2 合肥国际马拉松赛中管理工作的不足

4.1.3 合肥国际马拉松赛后善后工作的不足

4.2 合肥国际马拉松赛事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

4.2.1 打造马拉松赛事品牌,制定专属主题

4.2.2 加强媒体宣传力度,扩大赛事影响力

4.2.3 邀请知名运动员参赛,加强与专业跑友交流

4.2.4 强化赛事组织能力建设,提高服务人员质量

5.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马拉松是一项拥有悠久历史的奥运项目,随着马拉松赛事近十年来在我国的迅速发展,我国各个城市举办国际性马拉松赛事的频率越来越高。2014年,安徽合肥举办了属于它的第一场国际性马拉松比赛,在安徽掀起了马拉松运动的热潮。
  在合肥国际马拉松比赛开展的同时,反映出了赛事各个方面存在问题,如何在今后的马拉松赛事中解决、避免类似的问题,如何让合肥国际马拉松更好的、持续的发展,如何在各地兴起的马拉松赛事中脱颖而出,成为了眼前的问题,也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数理统计法等,总结出合肥国际马拉松赛前、赛中、赛后等各方面工作的不足,缺乏赛事经验和品牌定位、官方网站讯息更新不及时、奖牌设计不完整、媒体宣传力度与我国其他马拉松赛事有差距、参赛选手数量与奖金数额有待提高等问题。并根据以上问题,提出了合肥国际马拉松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1.合肥国际马拉松缺乏品牌定位,尚未拥有自己的赛事品牌及赛事主题,赛前宣传不足,赛事知名度较低,赛前组织准备不充分,奖金数额有待提升,参赛选手数量有待增加;
  2.合肥国际马拉松赛赛中组织管理力度不够,赛中服务及保障工作有漏洞,导致比赛当日开赛场面较混乱,赛事的配套活动较少、缺乏赛事周边产品;
  3.合肥国际马拉松赛后官方网站信息整理工作不及时,赛后交通服务工作不完善;
  4.合肥国际马拉松虽办赛经验尚浅,但赛前对裁判及志愿者做了较全面的赛前培训工作,参赛选手对裁判的判罚以及志愿者的服务给予了较高的肯定;
  5.合肥国际马拉松得到了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赛事的气象保障、安全保障、通讯保障等工作的全面开展使马拉松赛事最终得以顺利的进行。
  通过结论,提出以下可持续发展策略:
  1.打造合肥国际马拉松赛事品牌,制定专属主题,将赛事主题与公益活动相结合,为赛事的可持续发展做长远考虑;
  2.赛事需要加强与传统媒体及新兴媒体的合作力度,扩大赛事影响力,提升赛事知名度;
  3.主办方应加强与当地专业跑友的交流,提升奖金数额,扩大对国内外知名马拉松运动员的引进力度,开发赛事周边产品,带动体育相关产业发展;
  4.应增加赛事配套活动,丰富合肥的马拉松文化,调动市民的参与积极性,需要向北京、上海、厦门等马拉松赛事学习,强化赛事组织能力,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质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