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通过MRI量化研究阴道分娩后子宫骶韧带解剖变异及其与盆底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6h】

通过MRI量化研究阴道分娩后子宫骶韧带解剖变异及其与盆底功能障碍的相关性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引言

2 资料与方法

2.1 临床资料

2.2研究方法

2.3 观察内容

2.4 干预方法

2.5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不同组研究对象基本情况的齐同性

3.2 不同分娩方式与骶韧带几何形态变异的关系

3.3 经阴道分娩的产科因素与产后72小时骶韧带几何形态变异的关系

4 讨论

4.1 女性盆底功能的产科损伤机制

4.2不同分娩方式对盆底组织的影响

4.3 产科因素对盆底组织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核磁共振在阴道分娩对女性盆底功能的研究进展

中英文缩略语词汇集表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个人简历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通过盆底核磁共振成像(MRI)扫描,观察阴道分娩后子宫骶韧带几何形态变异情况,并探讨阴道分娩与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无盆底功能障碍、慢性病史及盆腔手术史的初产妇80例,经阴道分娩者41例为实验组,未进入产程选择剖宫产者39例为对照组,于产后72小时行MRI检查,观察宫骶韧带几何形态学改变,对骶韧带几何形态变异的阴道分娩组17例妇女及剖宫产组2例妇女进行盆底康复操的锻炼(Kegel运动),于产后6周复查MRI,观察骶韧带几何形态学改变恢复情况。  结果:阴道分娩组41例产妇,产后72小时盆底MRI检查,发现子宫骶韧带几何形态学改变者17例,而剖宫产组39例中发现子宫骶韧带几何形态学改变者2例;盆底功能锻炼后6周复查盆底MRI,阴道分娩组5例剖宫产组1例仍显示骶韧带解剖形态学改变。阴道分娩组与对照组MRI中子宫骶韧带几何形态改变表现为韧带松弛或信号的连续性中断,两组韧带松弛或信号连续性中断的发生率分别41.46%和5.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周阴道分娩组与对照组子宫骶韧带几何形态改变的发生率分别12.2%和2.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初产妇的年龄、体重、体重指数、分娩孕周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产妇产后72小时MRI中子宫骶韧带发生几何形态学改变与第二产程时间、新生儿体重显著相关(P<0.05)。  结论:经阴道分娩时第二产程时间和新生儿体重是引起骶韧带几何形态改变的主要因素,但不是必然因素,也不是唯一因素,产后经过积极的盆底康复锻炼,大部分是可以恢复的。产后6周阴道分娩引起骶韧带几何形态改变与剖宫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所以选择剖宫产并不能预防骶韧带损伤,阴道分娩只要提高产科质量,避免巨大儿阴道分娩和产程延长,减少助产手术,可以积极预防骶韧带损伤,进而预防PFD的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