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传统筝曲与现代筝曲中“声”“韵”的比较研究
【6h】

传统筝曲与现代筝曲中“声”“韵”的比较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意义

第一章 传统筝曲韵声技法的体现

第一节 筝曲“声”、“韵”的涵义

第二节 筝曲韵声技法的基本类型

第三节 传统筝派左手作韵技法的体现

第二章 现代筝曲韵声技法的主要体现

第一节 借鉴西方音乐创作技法

第二节 采用人工定弦

第三节 突破传统“纯歌唱性的旋律” 的“线性”创作模式

第四节 和声色彩、织体形态及音响层次分析

第三章 传统韵声与现代韵声的比较

第一节 韵声技法的对比

第二节 筝曲的创新与思考

第三节 发展“音、韵”相谐的筝乐风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本人读研期间发表的科研论文情况一览表

展开▼

摘要

古筝的发展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其演奏技法在历代筝人的不断努力下日益完善和纯熟。古筝采用中国传统的五声调式来定弦,即宫、商、角、徵、羽。在乐曲中通过左手的按、滑、颤等演奏技法,使之产生音阶中没有的及曲子所需表达的音,这种演奏方法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以韵补声”的旋律手法,是其他西洋乐器所不及的。声断“韵”犹存是古筝音乐特点的根本所在,是筝乐之灵魂。演奏者通过运用左手“作韵”的各种技巧,所产生特有的音乐韵味,奠定了古筝在民族音乐中独特的舞台效果,也彰显了古筝的丰富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
  文章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阐释了:筝曲“声”、“韵”的含义以及不同的“作韵”演奏技法。由于地理环境及民族民间音乐的不同,促使了筝派的形成,并且每个派别都具有着各自的演奏技巧和音韵特色。第二章阐述了: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在借鉴和吸收西方音乐的作曲技法的基础上,使近现代的筝曲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不论是在创作技法、演奏形式、表演形式还是在曲目所表达的内容上都与传统的筝乐有着很大的区别。演奏形式的多样化,使传统左手的“以韵补声”转为现代左手的“以音体现”。第三章主要讲的是:通过对传统筝曲与现代筝曲“音、韵”产生的比较,结合古筝左右手作韵技法的不同,探讨筝声的“音、韵”变化在传统筝曲与现代筝曲两种作品中的差异并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相结合,提出“声韵相谐”的筝乐发展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