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网络符号在零食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6h】

网络符号在零食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课题来源

1.2研究内容、方法、意义

1.2.1研究内容

1.2.2研究方法

1.2.3研究意义

1.3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国内研究现状

1.3.2国外研究现状

1.3.3研究现状总结

第2章 将网络符号应用于零食包装中的可行性与必要性

2.1可行性的分析

2.1.1改变成本极低

2.1.2与传统零食包装并非对立关系

2.2必要性的分析

2.2.1改变零食包装设计风格乃大势所趋

2.2.2零食包装应用网络符号的优势

2.3调查样本分析

2.3.1人群结构调查

2.3.2网络对人们的影响调查

2.3.3人们对零食品牌忠诚度的调查

2.3.4人们对零食包装喜好偏向的调查

2.3.5调查结果总结

2.4本章小结

第3章 网络符号概述

3.1.网络符号的概念、产生及发展趋势

3.1.1概念

3.1.2产生及发展趋势

3.2常见网络符号分类

3.2.1网络热词

3.2.2 网络表情

3.2.3热门网络平台

3.2.4热门“网红”

3.3网络符号的常见使用动机

3.3.1讽刺

3.3.2调侃恶搞

3.3.3自嘲

3.4网络符号的常见表现形式

3.4.1省略概括

3.4.2谐音

3.5本章小结

第4章 网络符号应用于零食包装设计中的理论研究

4.1包装的基础属性

4.1.1功能性

4.1.2经济性

4.1.3易用性

4.2包装的设计原则

4.2.1情感性原则

4.2.2整体性原则

4.3网络符号在零食包装设计中的作用

4.3.1销售作用

4.3.2二次传播作用

4.3.3引导启发作用

4.3.4引导互动作用

4.4网络符号在零食包装中的存在形式

4.4.1文字形式

4.4.2图形形式

4.4.3互动形式

4.4.4综合形式

4.5网络符号在零食包装设计应用中的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4.5.1滥用网络符号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4.5.2消费者期望值与产品实际使用体验不匹配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4.5.3网络符号时效性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4.5.4目标消费群体对网络符号的喜好偏向不同导致消费者流失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4.5.5不确定因素造成风险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4.6本章小结

第5章 结合案例分析网络符号在零食包装设计中的实际应用

5.1可口可乐“昵称瓶”包装设计分析

5.2零食的“再包装”案例分析

5.2.1零食的“再包装”概述

5.2.2“零食大礼盒”再包装案例分析

5.2.3“私人定制”可乐罐再包装案例分析

5.3膨化食品包装案例分析

5.3.1“单身狗粮”锅巴包装案例分析

5.3.2“呀!土豆”新包装案例分析

5.4本章小结

第6章 将网络符号应用于零食包装的设计实践——“药不能停”果味口香糖包装设计方案

6.1设计思路

6.2品牌概述

6.2.1定位

6.2.2命名

6.2.3标准字

6.2.4 logo展示

6.3产品

6.3.1口味

6.3.2基于色彩联想的系列命名

6.3.3系列名称延申出的广告标语

6.4包装

6.4.1颜色选取

6.4.2 辅助图形

6.4.3罐装包装展示

6.4.4片装包装展示

6.5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刘浩田;

  • 作者单位

    青岛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青岛理工大学;
  • 学科 工业设计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刘晓斌;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H03H02;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