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再生水储存过程中补氯方式与消毒副产物研究
【6h】

再生水储存过程中补氯方式与消毒副产物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绪论

1.1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概述

1.1.1水资源概况及污水回用的必要性

1.1.2国内外再生水利用现状

1.2再生水常用消毒技术及发展方向

1.2.1再生水常用消毒技术

1.2.2再生水消毒发展方向

1.3污水再生利用中消毒副产物研究现状

1.4再生水补氯消毒的必要性

1.5课题研究背景、目的及技术路线

1.5.1研究背景

1.5.2研究目的

1.5.3技术路线

第二章实验材料与方法

2.1实验装置和方案

2.1.1储存过程中余氯衰减实验

2.1.2强化混凝实验

2.2实验分析方法

2.2.1实验用水

2.2.2氯的测定方法

2.2.3常规消毒副产物的测定方法

2.2.4三维荧光光谱及红外光谱检测方法

2.2.5其它常规水质指标项目与方法

2.3再生水厂运行概况

2.3.1处理工艺

2.3.2用水量及用户分析

2.3.3运行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再生水储存过程中水质变化

3.1再生水补氯后水质变化趋势

3.1.1污染物指标变化趋势

3.1.2常规指标变化趋势

3.1.3储存过程中对用水器具的影响

3.2本章小结

第四章再生水补氯消毒氯衰减规律研究

4.1氯衰减模型概述

4.1.1常见的氯衰减模型介绍

4.1.2氯衰减模型的选择

4.2再生水补氯消毒投氯方法的建立

4.2.1氯衰减模型的建立

4.2.2氯衰减系数计算方程的建立

4.2.3污染物耗氯量计算方程的建立

4.2.4投氯量计算流程

4.2.5投氯方法的验证

4.3氯衰减影响因素分析

4.3.1加氯量对再生水氯衰减的影响

4.3.2氨氮对再生水氯衰减的影响

4.3.3 pH对再生水氯衰减的影响

4.3.4 TOC对再生水氯衰减的影响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再生水氯消毒中消毒副产物及前体物的变化

5.1消毒副产物的生成规律

5.1.1不同投氯量条件下消毒副产物生成趋势

5.1.2不同氨氮浓度条件下消毒副产物生成趋势

5.1.3不同总有机碳浓度条件下消毒副产物生成趋势

5.1.4不同pH条件下消毒副产物生成趋势

5.1.5不同腐殖酸浓度条件下消毒副产物生成趋势

5.2消毒副产物前体物的特性分析表征

5.2.1腐殖酸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5.2.2腐殖酸的紫外-可见光谱分析

5.2.3腐殖酸的zeta电位分析

5.2.4污水各阶段出水中三维荧光光谱分析

5.3消毒副产物控制方法

5.3.1强化消毒副产物前体物去除

5.3.2不同混凝剂对消毒副产物的控制分析

5.4本章小结

6.1结论

6.2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李思玉;

  • 作者单位

    青岛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青岛理工大学;
  • 学科 市政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黄开;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S2TP3;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