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学校纪律异化现象的消解与重构——基于福柯规训理论的分析
【6h】

学校纪律异化现象的消解与重构——基于福柯规训理论的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导 言

(一)选题缘由

1.工具理性教育观下学校纪律出现异化现象

2.运用福柯规训理论审视学校纪律具有适切性

3.基于福柯规训理论探讨学校纪律的研究相对匮乏

(二)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1.规训

2.规训权力

3.学校纪律异化

(四)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1.国内相关文献综述

2.国外相关文献综述

(五)研究方法

1.比较分析法

2.文献法

(六)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研究的重点

2.研究的难点

3.研究的创新点

一、福柯规训理论的概要

(一)福柯规训理论的社会背景

1.五月风暴

2.GIP运动

(二)福柯规训理论的理论基础

1.尼采权力观

2.谱系学方法论

(三)福柯规训理论的基本内容

1.规训的创生

2.规训的对象

3.规训的途径与手段

4.规训的运行机制

二、福柯规训理论视域中的学校纪律异化现象

(一)学校纪律的性质异化

1.管理主义盛行

2.教育意义消散

(二)学校纪律的目的异化

1.等级划分:区分“边缘化”学生群体

2.强制性规训:改造不遵守纪律的学生

3.型塑驯顺的个体: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

(三)学校纪律的功能异化

1.空间分配下的等级分化

2.活动编码下的肉体操练

3.时间积累下的阶段考核

4.系统组合背后的行为操纵

三、福柯规训理论视野下学校纪律异化的成因分析

(一)工具性纪律观的流行

1.纪律对自由的压制

2.规范向规训的蜕变

(二)教育者规训心态的在场

1.设计心态

2.塑造心态

3.纠错心态

(三)规训权力的毛细渗透

1.嵌入式的层级监视

2.过度理性的规范化裁决

3.序列化的检查与评价

四、基于福柯规训理论的学校纪律重构策略

(一)开展反规训的学校“局部斗争”

1.摒弃工具理性教育观,祛除教育者规训心态

2.审慎运用学校管理权力,秉持合理的纪律观

(二)建构反对虚假主体化的学校纪律生存美学

1.寻求个体解放,培养自由灵动的主体

2.相信学生作为道德的存在,提升其自我教育能力

结 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邰瑞君;

  •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
  • 学科 教育学;教育学原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徐瑞;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G45G41;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