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纳米塑料对典型水生微生物的生物效应与作用机制
【6h】

纳米塑料对典型水生微生物的生物效应与作用机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塑料与纳米塑料

1.1.1塑料污染与纳米塑料

1.1.2纳米塑料的来源

1.1.3纳米塑料的特性

1.1.4纳米塑料的环境行为

1.1.5纳米塑料的分离与鉴定

1.1.6微塑料的分布

1.2纳米塑料对水生生物的生物效应与作用机制

1.2.1对水生微生物的生物效应与作用机制

1.2.2对滤食动物的生物效应与作用机制

1.2.3对其他高级消费者的生物效应与作用机制

1.3纳米塑料与有机污染物的联合毒性

1.3.1纳米塑料与其添加剂的联合毒性

1.3.2纳米塑料与附着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联合毒性

1.4本论文的目的、内容及创新

1.4.1本论文的意义和目标

1.4.2技术路线

1.4.3本论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纳米塑料对污水处理厂中微生物聚集体的生物效应与作用机制

2.1引言

2.2材料与方法

2.2.1纳米塑料的制备及表征

2.2.2暴露实验设置及急性抑制测定

2.2.3 EPS提取

2.2.4 EPS与纳米塑料相互作用的分析

2.2.5统计分析

2.3结果与讨论

2.3.1内源呼吸速率急性抑制

2.3.2 XPS分析

2.3.3 FTIR分析

2.4本章小结

第三章纳米塑料对模式菌株细长聚球藻的生物效应与作用机制

3.1引言

3.2材料与方法

3.2.1纳米塑料的表征

3.2.2细长聚球藻的培养与突变菌株的构建

3.2.3纳米塑料短期暴露实验

3.2.4氧化应激测定

3.2.5细胞膜完整性评估

3.2.6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

3.2.7统计分析

3.3结果与讨论

3.3.1 PS-NH2特性及其对细长聚球藻的抑制作用

3.3.2 PS-NH2短期暴露影响细长聚球藻的代谢产物

3.3.3 PS-NH2短期暴露影响细长聚球藻的生物通路

3.3.4 PS-NH2短期暴露干扰谷胱甘肽代谢途径

3.3.5 PS-NH2短期暴露破坏了细胞膜完整性

3.4本章小结

第四章纳米塑料对铜绿微囊藻的生物效应与作用机制

4.1引言

4.2材料与方法

4.2.2叶绿素a与MC含量测定

4.2.3细胞膜完整性评估与纳米塑料胞内分布

4.2.4氧化应激测定

4.2.5光合系统Ⅱ中psbD基因相对表达

4.2.6 iTRAQ定量蛋白质组分析

4.2.7统计分析

4.3结果与讨论

4.3.1 PS-NH2促进铜绿微囊藻MC的合成及释放

4.3.2 PS-NH2短期与长期暴露影响铜绿微囊藻的生物通路

4.3.3筛选与促进MC的合成和释放有关的关键蛋白

4.4本章小结

第五章纳米塑料与四环素对中肋骨条藻的联合毒性

5.1引言

5.2材料与方法

5.2.1纳米塑料的制备及裹征

5.2.2纳米塑料对四环素的吸附等温线

5.2.3纳米塑料的粒径与电势测定

5.2.4纳米塑料与四环素的联合毒性

5.3结果与讨论

5.3.1从吸附体系分离纳米塑料

5.3.2盐度对纳米塑料聚集的影响

5.3.3纳米塑料对四环素的吸附

5.3.4纳米塑料与四环素对中肋骨条藻的联合毒性

5.4本章小结

6.1结论

6.2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博士期间成果目录

附录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冯立娟;

  • 作者单位

    山东大学;

  • 授予单位 山东大学;
  • 学科 环境科学与工程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袁宪正;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X38TQ4;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