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灰细粒难浮煤泥浮选工艺研究
【6h】

高灰细粒难浮煤泥浮选工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论

1.1高灰难浮煤泥浮选工艺

1.2表面活性剂在浮选中的应用

1.3课题的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 实验方案设计

2.1实验煤样

2.2实验药剂与设备

2.3实验方法及步骤

第三章 煤油与表面活性剂复配对煤泥的浮选效果研究

3.1煤油对煤泥的浮选效果研究

3.2复配型捕收剂对煤泥的浮选效果研究

3.3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乳化液的制备及其浮选效果研究

4.1乳化液的配制

4.2乳化液对实验煤样的浮选性能研究

4.3本章小结

第五章 高剪切调浆预处理

5.1高剪切调浆技术

5.2搅拌装置以及实验步骤

5.3高剪切调浆预处理

5.4本章小结

第六章 机理研究

6.1煤的红外光谱吸收峰的位置

6.2红外光谱对煤样的分析

6.3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主要研究结论

7.2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随着采掘工艺的不断机械化以及优质煤炭的枯竭,出现了大量的高灰细粒煤泥,浮选是处理高灰细粒煤泥最有效的方法之一。高灰细粒难浮煤泥主要是煤粒中掺杂有大量的细粒脉石矿物,在传统浮选过程中,传统烃类捕收剂在捕收煤粒的同时会携带有大量的脉石矿物,造成大量细泥夹带,出现选择性差的问题。同时,由于煤粒表面含有含氧官能团,疏水性差,传统烃类捕收剂难以捕捉到煤粒,所以也会出现捕收性差的问题。在捕收剂中添加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可以改善浮选效果,实现煤粒与脉石矿物的高效分离。如何寻找合适的表面活性剂是浮选过程中的一大难题。  本文针对高灰细粒煤泥难浮的特性,以聚氧乙烯醚型和烷醇酰胺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煤油复配、以及形成乳化液来代替单纯使用煤油做捕收剂的浮选工艺,来探究其对煤泥浮选的促进作用。在实验过程中,以神东某选煤厂的煤泥为研究对象,通过浮选实验,对不同类型捕收剂对煤泥的浮选效果进行评定,考察其对浮选的影响情况。另外,采用高剪切调浆预处理技术,比较不同转速和不同调浆时间对浮选的影响。与常规浮选对比,分析高剪切调浆对浮选的影响。然后用红外光谱研究了乳化后捕收剂的增效机理。实验内容以及所得结论如下:  1.以传统烃类捕收剂煤油对实验煤样进行单元浮选实验。研究捕收剂用量、起泡剂用量和矿浆浓度对浮选的影响,确定最佳浮选工艺条件为:煤油用量为12kg/t,起泡剂用量为500g/t,矿浆浓度为80g/L。  2.分别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10)和油酸二乙醇酰胺(ODEA)三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与煤油按照不同配比复配,制得复配型捕收剂,然后进行浮选实验。结果表明,经过复配后,要达到相似的浮选效果,所耗用的复配型捕收剂用量仅为单独使用煤油的1/3。在相同配比下,捕收剂用量增大,精煤产率、尾煤灰分和可燃体回收率均增大,最终确定复配型捕收剂中表面活性剂与煤油的最佳配比为1:10。  3.分别用脂肪醇聚氧乙烯醚(AEO9)、壬基酚聚氧乙烯醚(NP10)和油酸二乙醇酰胺(ODEA)三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水和煤油按照一定比例制得稳定的乳化液,用乳化液对实验煤样进行浮选实验,探究其对浮选的促进作用。结果表明,乳化液做捕收剂可以更好的完善浮选指标。乳化后煤油粒度变细,在矿浆中分散更均匀,更易附着于煤粒表面,提高精煤的上浮率。AEO9和ODEA混合乳化液对煤样存在协同作用,两者混合可以使乳化液中胶束浓度增多,改善乳化液的性质,从而提高煤泥浮选的捕收性。  4.采用高剪切调浆技术对煤泥进行预处理,与常规浮选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高剪切条件技术的应用对煤泥浮选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红外光谱表明,含氧官能团和烃类基团特征峰的强度变化大小为:乳化液>煤油,即乳化液与煤泥的作用强度大于煤油。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