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社交软件的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HIV检测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
【6h】

基于社交软件的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HIV检测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文缩略词

1 研究背景

2.研究目的

3.研究对象和方法

3.1研究现场

3.2研究对象

3.3样本量

3.4资料收集

3.5资料分析

3.6技术路线图

3.7质量控制

3.8伦理学审查

4结果

4.1定量调查

4.2 定性访谈

5.讨论

5.1研究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5.2最近一年HIV检测比例未过半

5.3接受HIV检测的影响因素及其对策建议

5.4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6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定量调查知情同意书

附录2:定性调查知情同意书

附录3:定量调查问卷

附录4:定性访谈提纲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HIV检测的相关研究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
  了解 Blued用户中的大学生男男性行为人群近一年 HIV检测现状;分析该人群最近一年HIV检测的相关因素;了解该群体对现阶段的HIV检测服务的需求。
  方法:
  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定量研究为横断面调查,通过问卷星设计电子化问卷进行质量控制,在移动手机端进行调查。此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为在Blued上注册用户、18-25岁的全日制的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包括大专生)、近一年发生同性肛交性行为者。通过Blued社交平台发放问卷,收集调查对象一般人口学特征、校园内因素、艾滋病知识、性行为、HIV检测状况和对HIV检测服务的相关需求。对 HIV检测的相关因素分别进行单因素卡方检验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定性研究采用面对面深入访谈,共选取40名前来检测的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进行访谈,全面深入的了解其 HIV检测的促进与阻碍因素。从艾滋病知识水平及获取渠道、安全套正确使用步骤、自我风险评估及对 HIV检测服务的知晓状况等多因素多角度来了解SMSM群体对HIV检测的接受态度与观念。最终通过ATLAti.5.0将录音材料转为文本,提取记录资料的关键词并进行编码、归纳和分析。
  结果:
  1.定量研究1384名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Student Who Have Sex with Men in university (SMSM)),平均年龄(20.99±0.04)岁;大部分来自二本院校,以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为主,文科类、理科类和工科类专业分布均衡;有 1230 人(88.9%)月平均生活费低于2000元;有1257人(90.8%)在校内宿舍住宿;最近一年SMSM人群HIV检测比例为47.1%(652/138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SMSM人群最近一年HIV检测可能性增加的因素有:知晓HIV检测服务(OR=10.326,95%CI:6.154~17.292)、相对于完全不了解固定性伴感染状况,全部了解(OR=3.683,95%CI:2.549~5.320)和部分了解(OR=2.385,95%CI:1.768~3.217);认识阳性感染者(OR=2.511,95%CI:1.759~3.585)、愿意定期接受HIV检测 (OR=3.342,95%CI:2.547 ~ 4.387) 、月生活费 2000 元及以上(OR=1.656,95%CI:1.081~2.536);使最近一年HIV检测可能性降低的因素有最近一年有 0 个固定性伴(OR=0.329,95%CI: 0.146~0.739)和稳定唯一一个固定性伴(OR=0.366,95%CI:0.247~0.542)以及信任固定性伴无感染 HIV 风险(OR=0.620,95%CI:0.455~0.844)。
  SMSM 人群对 HIV 检测点各项服务关注程度依次是:首要是隐私保护 [1363人(98.4%)];其次,关注检测结果的准确度[1351人(97.5%)];再次,关注工作人员的态度[1347人(97.3%)]及关注检测人员是否是专业人员[1316人(95.0%)]。对现阶段HIV检测服务的需求方面,SMSM群体希望检测咨询[449人(68.9%)]和抽血[374人(57.4%)]工作人员都以男性为主;290人(44.5%)希望在半小时内出检测结果,253人(39.7%)由专业医务人员当面告知结果;多数人希望到疾控、医院等检测点做HIV检测,其中有197人(30.2%)选择自我检测方式。
  2.定性研究本研究共访谈大学生男男性行为者40人,其中8人无HIV检测史者,5人非北京市大学生。访谈对象年龄众数为23岁,其中,以大学三年级为主,有21人;一本院校有30人;专业为文科类有25人;平均每月生活费在1000-1500元。SMSM 对艾滋病感染途径有一定的了解,但没有全面系统的从预防措施、HIV检测、抗病毒治疗等方面有正确认识,同时对自身性行为安全性认识不足,最终导致评估自己感染HIV风险偏低,未能及时寻求检测;另一些访谈对象因为“恐艾”,而一年内检测十多次。所有访谈对象对艾滋病传播途径的理解均为:发生体液交换,则有感染的可能。同时SMSM群体在不知安全套正确使用步骤和安全性细节情况下,一致认为只要坚持使用安全套就是安全性行为;并认为只需要做好足够的润滑工作,无破损出血状况就是安全的性行为。只有在SMSM的身体出现出血、破损、性病或身体不适症状,才会主动寻求HIV检测;不愿意前往HIV检测点检测的原因主要是:对检测点不熟悉,害怕隐私泄露、害怕歧视、害怕阳性结果等因素。
  结论:活跃于社交网络上SMSM人群最近一年HIV检测比例不足一半,其中,有危险意识者和知晓HIV检测服务者更能主动寻求HIV检测服务。该群体危险性行为比例高,当与唯一固定性伴的关系长期稳定时,因感情信任彼此安全,导致无安全套的肛交性行为发生率高,这可能增加校园内二次传播的风险。对于无固定性伴者,近一年内临时性伴数少的同时坚持使用安全套,从而降低对HIV检测的需求。结果提示,需提高SMSM群体对HIV检测服务的知晓程度,针对SMSM人群其自身性文化特征开展系统化的HIV检测的宣传和干预活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