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定位型髋臼锉与普通型髋臼锉在变形髋臼髋臼重建中的临床对比研究
【6h】

定位型髋臼锉与普通型髋臼锉在变形髋臼髋臼重建中的临床对比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英文对照及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变形髋臼特点及分类

1.2变形髋臼髋臼重建中遇到的问题

1.3 定位型髋臼锉具体设计描述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临床资料

2.2病例选择条件

2.3.术前准备

2.4手术过程

2.5 术后康复指导

2.6 观察指标

2.7 统计学处理

3 结果

3.1两组患者手术一般资料

3.2 Harris髋关节评分

4 讨 论

4.1 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

4.2 术中出血量

4.3 手术时间

4.4 切口长度

4.5 经验与体会

4.6定位型髋臼锉手术时并发症及存在的不足

4.7研究误差分析

4.8展望

5 结 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综述: 变形髋臼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
  通过比较分析定位型髋臼锉与普通型髋臼锉两种手术器械在变形髋臼髋臼重建手术中的临床效果。探讨定位型髋臼锉为变形髋臼晚期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提供可靠器械的理论依据,并在临床上得以推广。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于2009年1月至2014年6月本科收治变形髋臼52例(63髋)患者分别应用自行设计的定位型髋臼锉行全髋关节置换术THA(Total Hip Arthroplasty)与普通型髋臼锉行THA。分两组,A组(2011年1月以后)27例(33髋),B组(2011年1月以前的病例)25例(30髋);比较术中出血量、锉臼时间、切口长度;总结术后1年随访结果(术后3月、6月、1年);随访内容包括:主诉,体格检查,X线摄片(假体位置),髋关节功能评分,并指导功能康复等内容。所有统计测定值,定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定性资料以个数(n)表示。定量资料使用t检验(组间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定性资料用X2检验(配对设计四格表资料X2检验,成组设计行乘列表资料的X2检验);对两组资料测得值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经过两组器械手术,集齐两组术中出血量,锉臼时间,切口长度,髋关节功能情况;统计分析,评定结果。定位型髋臼锉组术中出血量(235.1±115.32) ml,锉臼时间(8.5±3.44)min,切口长度(11.3±1.31)cm;普通型髋臼锉组术中出血量(352.6±153)ml,锉臼时间(20.0±3.61)min,切口长度(13.6±2.18)cm。定位型髋臼锉组与普通型髋臼锉组在术中出血量、锉臼时间、切口长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1年,各时间节点上行髋关节功能 Harris评分,评定手术效果并进行比较。术前两组患者 Harris评分,定位型髋臼锉组(42.19±5.713)分,普通型髋臼锉组(40.78±5.673)分。经统计学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05)即具有可比性。后经过两种不同手术器械手术,术后随访3月、6月、1年,在各时间节点行髋关节Harris评分,定位型髋臼锉组术后3月(73.2±4.21)分、术后6月(83.5±3.21)分、术后1年(96.3±4.12)分;普通型髋臼锉组术后3月(62.3±2.13)分、术后6月(80.2±3.14)分、术后1年(89.8±1.87)分;两组术前、术后比较和两组间同时间节点上术后髋关节功能评分,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定位型髋臼锉在变形髋臼全髋关节置换术中能减少术中出血量、锉臼时间、切口长度;使用方便;旋转中心定位准确,锉臼快速,可明显改善患髋关节功能要求。定位型髋臼锉是变形髋臼晚期行全髋置换术可靠的器械,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