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克思需要理论及其对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的启示研究
【6h】

马克思需要理论及其对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的启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状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难点和创新之处

1.4.1 研究过程的难点

1.4.2 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2 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1 马克思需要理论产生的时代背景

2.1.1 资本主义大工业产生了丰富的物质需要

2.1.2 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形成了需要的多样化

2.1.3 资本逻辑造成了工人需要的异化

2.1.4 无产阶级为满足生活需要的斗争

2.2 马克思需要理论的理论来源

2.2.1 德国古典哲学中的需要思想

2.2.2 古典政治经济学中的需要思想

2.2.3 空想社会主义者的需要思想

2.3 马克思需要理论的发展过程

2.3.1 开始萌芽——《莱茵报》时期与《德法年鉴》时期

2.3.2 初步形成——《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时期

2.3.3 基本成熟——《德意志意识形态》时期

2.3.4 丰富和完善——《资本论》及其《经济学手稿》时期

3 马克思需要理论的主要内容

3.1 需要的内涵、分类和基本特征

3.1.1 需要的内涵

3.1.2 需要的分类

3.1.3 需要的基本特征

3.2 需要与人的关系

3.2.1 现实的人是需要的出发点

3.2.2 需要与人的本质

3.2.3 需要与人的价值

3.2.4 需要与人的发展

3.3 需要与生产的关系

3.3.1 需要与物质生产

3.3.2 需要与精神生产

3.3.3 需要与社会关系生产

3.3.4 需要与人自身的生产

3.3.5 需要与生态环境再生产

3.4 需要的异化及其扬弃

3.4.1 需要的异化表现

3.4.2 资本逻辑与需要异化

3.4.3 需要异化的扬弃与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4 对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剖析

4.1 继承和发展马克思需要理论:美好生活需要提出的理论前提

4.1.1 十八大以前我国历届领导人对马克思的物质需要思想的发展

4.1.2 十八大以前我国历届领导人对马克思的精神需要思想的丰富

4.1.3 十八大以前我国历届领导人对马克思的政治需要思想的完善

4.1.4 十八大以前我国历届领导人对马克思的社会需要思想的重视

4.1.5 十八大以前我国历届领导人对马克思的生态需要思想的补充

4.2 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科学内涵

4.2.1“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涵义

4.2.2 新时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内容

4.3 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的特点

4.3.1 层次性

4.3.2 全面性

4.3.3 差异性

4.3.4 发展性

4.4 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实现所面临的问题

4.4.1 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4.4.2 发展不充分的问题

5 马克思需要理论对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实现的启示

5.1 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改善人民的物质生活需要

5.1.1 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

5.1.2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5.2 促进社会主义政治建设,保障人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需要

5.2.1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5.2.2 完善和发展民主政治

5.3 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升人民的精神需要

5.3.1 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5.3.2 加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创新发展

5.4 推动社会主义社会建设,满足人民对和谐社会的需要

5.4.1 促进公平正义

5.4.2 保障和改善民生

5.5 加快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民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5.5.1 增强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5.5.2 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刘燕;

  • 作者单位

    西安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安理工大学;
  • 学科 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侯彦峰;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B83D92;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