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依恋模式与父母依恋模式、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
【6h】

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依恋模式与父母依恋模式、教养方式关系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缩略词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依恋的概念

1.2依恋的作用机制——内部工作模型

1.3依恋的类型

1.4依恋的测量

1.5影响依恋形成的因素

2 问题的提出和研究假设

2.1问题的提出

2.2研究假设

3研究意义

3.1研究的理论意义

3.2研究的实践意义

4研究对象和方法

4.1 研究对象

4.2 研究方法

5结果

5.1 研究组与对照组一般人口学资料

5.2 研究组和对照组依恋维度得分的比较

5.3 青少年抑郁症依恋模式与父母依恋模式、 教养方式的相关性分析

5.4 父母依恋模式、 父母教养方式对青少年抑郁症依恋模式的回归分析

6讨论

7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一

附表二

附表三

附表四

附录

致谢

综述

展开▼

摘要

目的:抑郁症是一组常见的精神疾病,它主要的诊断特征是心境低落,兴趣和愉快感丧失,存在高度的自杀风险。社区流行病学调查发现,青少年抑郁症的患病率为1.8%~7.8%,且发病率呈现显著的上升趋势,已经严重影响青少年的认知方式、人际关系和适应能力,引起家庭、社会的广泛关注。本研究应用依恋理论,试图探讨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依恋模式与父母依恋模式、教养方式的关系,借此更好地了解青少年抑郁症的病理心理特征,为临床上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36名门诊及住院的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及其父母亲作为研究组,以33名年龄性别教育年限匹配的青少年及其父母亲作为正常对照组,采用亲密关系经历量表(ECR)和父母教养方式量表(EMBU)为研究工具进行施测。
  结果:①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在依恋回避、依恋焦虑维度上得分[(73.19±16.63)分,(62.76±13.90)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66.25±12.91)分,(51.97±13.69)分](P<0.01);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母亲在依恋焦虑维度上得分[(72.06±14.23)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57.42±12.8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依恋回避与父母亲依恋回避呈显著正相关(r=0.534,r=0.488;P<0.01),青少年抑郁症患者依恋焦虑与母亲自身的依恋焦虑呈显著正相关(r=0.532,P<0.01);青少年抑郁症依恋回避与父母教养方式中父母亲情感温暖呈显著负相关(r=-0.406,r=-0.462;P<0.01),而与父亲惩罚严厉、母亲拒绝否认呈正相关(r=0.395,r=0.468;P<0.05);青少年抑郁症研究组中,父亲自身依恋回避与父亲情感温暖呈显著负相关(r=-0.527,P<0.01),母亲自身依恋回避与母亲情感温暖呈显著负相关(r=-0.491,P<0.01),而与母亲拒绝否认呈正相关(r=0.392,P<0.05)。③母亲情感温暖教养方式在母亲依恋回避和青少年抑郁症依恋回避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母亲拒绝否认教养方式在母亲依恋回避和青少年抑郁症依恋回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但是父亲情感温暖在父亲依恋回避和青少年抑郁症依恋回避之间不起中介作用。
  结论:青少年抑郁症患者具有不安全型依恋特征,父母亲的依恋模式、教养方式对青少年抑郁症患者的依恋模式存在显著影响,并且母亲的教养方式在其中起到中介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