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认知范畴观的汉语趋向范畴研究--“V出来/进来”的专题考察
【6h】

基于认知范畴观的汉语趋向范畴研究--“V出来/进来”的专题考察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理论背景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难点

1.5 研究方法

1.6 结构安排

1.7 语料来源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二十世纪的趋向范畴研究

2.1.1 以定性为取向的趋向范畴属性研究

2.1.2 以描写为取向的趋向范畴表现研究

2.1.3 以解释为取向的趋向范畴认知研究

2.1.4 本节小结

2.2 二十一世纪的趋向范畴研究

2.2.1 趋向范畴研究的认知论视角

2.2.2 趋向范畴研究的语法化视角

2.2.3 趋向范畴研究的应用视角

2.2.4 趋向范畴研究的其它视角

2.2.5 本节小结

2.3 “V出来”和“V进来”的研究现状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背景阐释

3.1 范畴化理论

3.1.1 范畴化理论的重要性

3.1.2 范畴化理论的发展历程

3.1.3 范畴化的方式

3.1.4 范畴化的机制及动因

3.1.5 范畴化和非范畴化的关系

3.1.6 范畴化和多义词的关系

3.1.7 范畴化和词性的关系

3.1.8 范畴化和语法化的关系

3.1.9 对范畴化理论的评价

3.2 概念结构理论

3.2.1 宏事件

3.2.2 概念结构的句法显现原则

3.2.3 注意力视窗

3.2.4 对汉语类型归属问题的讨论

第四章 “V出来”范畴概说

4.1 引言

4.2 “V出来”范畴的界定

4.3 “V出来”范畴的原型成员的考察

4.3.1 理论假设

4.3.2 调查验证

4.4 “V出来”的原型范畴的考察

4.4.1 “V出来”的原型范畴的属性

4.4.2 “V出来”的原型范畴的成员

4.5 “V出来”的原型范畴的扩展

4.5.1 “V出来”范畴的近距扩展成员的属性

4.5.2 “V出来”范畴的远距扩展成员的属性

4.6 “V出来”范畴的历时考察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V出来”的范畴化途径考察

5.1 引言

5.2 “V出来”范畴的近距扩展

5.2.1 凸体的扩展

5.2.2 背景的扩展

5.2.3 “V出来”事件的扩展

5.2.4 “V”的扩展

5.3 “V出来”范畴的远距扩展

5.3.1 凸体的进一步扩展

5.3.2 背景的进一步扩展

5.3.3 “V出来”事件的进一步扩展

5.3.4 “V”的进一步扩展

5.3.5 “出来”的语法意义的扩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V出来”范畴的句法语义考察

6.1 引言

6.2 “V出来”的原型范畴的句法语义表现

6.2.1 “S 施+V 有生自移+出来”

6.2.2 “S 施+V 有生自移+出来+C”

6.2.3 特殊格式

6.3 “V出来”的近距扩展成员的句法语义表现

6.3.1 “S 施+V 致移+出来+O 受”

6.3.2 “S 施+V 致移+O 受+出来”

6.3.3 “S 受/当+V 致移/无生自移+出来”

6.3.4 特殊格式

6.4 “V出来”远距扩展成员的句法语义表现

6.4.1 “S 施/受+V 非位移+出来”

6.4.2 “S 施+ V 非位移+出来+O 受/对象”

6.4.3 “S 施+ V 非位移+O 受+出来”

6.4.4 特殊格式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V出来”的范畴化机制及动因考察

7.1 引言

7.2 “V出来”的范畴化机制

7.2.1 重新分析

7.2.2 类推

7.3 “V出来”的范畴化动因

7.3.1 隐喻

7.3.2 转喻

7.3.3 意象图式转换

7.3.4 主观化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V进来”的范畴化及句法语义考察

8.1 “V进来”的原型范畴

8.1.1 理论假设

8.1.2 调查验证

8.1.3 历时考察

8.1.4 “V进来”的原型范畴的属性

8.1.5 “V进来”的原型范畴的成员

8.2 “V进来”的范畴化途径

8.2.1 “V进来”范畴的近距扩展

8.2.2 “V进来”范畴的远距扩展

8.3 “V进来”范畴的句法表现

8.3.1 “V进来”的原型范畴的句法表现

8.3.2 “V进来”的近距扩展成员的句法表现

8.3.3 “V进来”的远距扩展成员的句法表现

8.4 “V进来”的范畴化机制及动因

8.4.1 “V进来”的范畴化机制

8.4.2 “V进来”的范畴化动因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V出来”和“V进来”的比较研究

9.1 引言

9.2 事件类型的比较

9.2.1 对称表现

9.2.2 不对称表现

9.3 范畴化途径的比较

9.3.1 对称表现

9.3.2 不对称表现

9.4 句法语义的比较

9.4.1 对称表现

9.4.2 不对称表现

9.5 对“V”的选择限制的比较

9.5.1 对称表现

9.5.2 不对称表现

9.6 不对称的标记模式

9.6.1 二分模式

9.6.2 相对模式

9.6.3 关联模式

9.7 认知解释

9.7.1 对称的原因

9.7.2 不对称的原因

9.8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 谢

声明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张素玲;

  •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学科 汉语言文字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宗守云;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B51I20;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