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黔湘桂夹侗话语音研究
【6h】

黔湘桂夹侗话语音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1章 绪 论

1.1 黔湘桂交界人文地理及民族、语言概况

1.1.1 人文地理

1.1.2 民族概况

1.1.3 语言概况

1.2 夹侗话研究概况和研究价值

1.2.1 研究概况

1.2.2 研究目的及研究价值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理论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理论

1.4 选点原则及材料来源

1.4.1 选点原则

1.4.2 材料来源

1.5 符号及凡例说明

1.5.1 符号说明

1.5.2 凡例说明

第2章 侗族与汉族的接触史

2.1 侗族族称族源

2.1.1 族称

2.1.2 侗族族称

2.1.3 侗族族源

2.2 侗族与汉族的接触史及客话的形成

2.2.1 侗族与汉族的接触史

2.2.2客话的形成

第3章 侗语与客话音系概要

3.1 侗语音系

3.1.1 新晃县中寨镇(大寨村)侗语音系

3.1.2 镇远县报京乡(报京村)侗语音系

3.1.3 剑河县磻溪镇(磻溪村)侗语音系

3.1.4 天柱县石洞镇(高坪村)侗语音系

3.1.5 锦屏县平秋镇(平秋村)侗语音系

3.1.6 榕江县乐里镇(本里村)侗语音系

3.1.7 从江县高增乡(高增村)侗语音系

3.1.8 黎平县水口镇(南江村)侗语音系

3.1.9 通道县独坡镇(坪寨村)侗语音系

3.2 客话音系

3.2.1 新晃县晃州镇客话音系

3.2.2 镇远县舞阳镇客话音系

3.2.3 剑河县南加镇客话音系

3.2.4 天柱县凤城镇客话音系

3.2.5 锦屏县三江镇客话音系

3.2.6 榕江县古州镇客话音系

3.2.7 从江县丙妹镇客话音系

3.2.8 黎平县德凤镇客话音系

3.2.9 通道县双江镇客话音系

3.3 酸汤话音系

3.3.1 天柱县远口镇酸汤话音系

3.3.2 新晃县米贝乡酸汤话音系

3.3.3 靖州县三锹乡酸汤话音系

3.3.4 靖州藕团乡酸汤话音系

第4章 夹侗话语音系统

4.1 新晃县中寨镇(大寨村)夹侗话音系

1.声母(19个,含零声母)

2.韵母(38个)

3.声调(4个,不含轻声)

4.声韵配合

4.2 镇远县报京乡(报京村)夹侗话音系

1.声母(20个,含零声母)

2. 韵母(37个)

3.声调(4个,不含轻声)

4.声韵配合

4.3 剑河县磻溪镇(磻溪村)夹侗话音系

1.声母(16个,含零声母)

2. 韵母(37个)

3.声调(4个,不含轻声)

4.声韵配合

4.4 天柱县石洞镇(高坪村)夹侗话音系

1.声母(12个,含零声母)

2.韵母(38个)

3.声调(4个,不含轻声)

4. 声韵配合

4.5 锦屏县平秋镇(平秋村)夹侗话音系

1. 声母(12个,含零声母)

2.韵母(39个)

3.声调(4个,不含轻声)

4.声韵配合

2.韵母(41个)

3.声调(4个,不含轻声)

4.声韵配合

2.韵母(39个)

3.声调(4个,不含轻声)

4. 声韵配合

4.8 从江县高增乡(高增村)夹侗话音系

1.声母(17个,含零声母)

2.韵母(39个)

3.声调(4个,不含轻声)

4.声韵配合

4.9 黎平县水口镇(南江村)夹侗话音系

1.声母(17个,含零声母)

2.韵母(39个)

3.声调(4个,不含轻声)

4.声韵配合

4.10 通道县坪坦乡(皇都文化村)夹侗话音系

1.声母(17个,含零声母)

2.韵母(39个)

3.声调(4个)

4.声韵调配合

4.11 通道县独坡镇(坪寨村)夹侗话音系

1.声母(17个,含零声母)

2.韵母(38个)

3.声调(单字调4个,不含轻声)

4. 声韵配合

4.12 三江县独峒镇(独峒村)夹侗话音系

1.声母(19个,含零声母)

2. 韵母(36个)

3.声调(单字调4个,不含轻声)

4.声韵配合

第5章 夹侗话的语音特征

5.1 夹侗话的声母特征

5.1.1 古帮组声母的今读

5.1.2 古非组字的今读

5.1.3 古端组声母的今读

5.1.4 古泥来母的今读

5.1.5 古精组声母的今读

5.1.6 古知组声母的今读

5.1.7 古庄组声母的今读

5.1.8 古章组声母的今读

5.1.9 古日母的今读

5.2 夹侗话的韵母特征

5.2.1 古果摄的今读

5.2.2 古假摄的今读

5.2.3 古遇摄的今读

5.2.4 古蟹摄的今读

5.2.5 古止摄的今读

5.2.6 古效摄的今读

5.2.7 古流摄的今读

5.2.8 古咸摄的今读

5.2.9 古深摄的今读

5.3 夹侗话的声调特征

5.3.1 夹侗话的调类与调值

5.3.2 夹侗话的声调特征

第6章 夹侗话与客话、酸汤话的语音比较

6.1 古声母的今读比较

6.1.1 古清浊声母字送气与否的今读比较

6.1.2 古帮系字的今读比较

6.1.3 古端组字的今读比较

6.1.4 古泥组字的今读比较

6.1.6 古知庄章组字的今读比较

6.1.7 古日母字的今读比较

6.1.8 古疑影云以母的今读比较

6.1.9 古晓组的今读比较

6.2 古韵母的今读比较

6.2.1 阴声韵的今读比较

6.2.2 古阳声韵的今读比较

6.2.3 古入声韵的今读比较

6.3 古声调的今读比较

6.3.1 声调概况

6.3.2声调比较

第7章 夹侗话古精知庄章组的今读类型与演变层次

7.1 夹侗话古精知庄章组声母的今读类型及比较

7.1.1 夹侗话古精知庄章组声母的今读类型

7.1.2 黔湘桂交界汉语方言古精知庄章组声母的今读类型

7.1.3 夹侗话与客话、酸汤话古精知庄章组声母的今读比较

7.2 夹侗话古精知庄章组今读格局的层次演变

7.2.1 夹侗话中的底层问题

7.2.2 古精知庄章组今读格局的层次演变

7.3 夹侗话与客话、酸汤话古精知庄章组声母演变探讨

7.3.2. 古精知庄章组声母在夹侗话与客、酸汤中的演变趋势

第8章 语言接触与夹侗话的形成

8.1 语言接触及其类型

8.1.1 引言

8.1.2 语言接触的影响

8.1.3 夹侗话的接触类型

8.2 夹侗话的形成

8.2.1 夹侗话的形成机制

8.2.2 夹侗话的形成因素

8.3 夹侗话的性质及发展趋势

8.3.1 夹侗话的性质

8.3.2 夹侗话的发展趋势

第9章 结 语

9.1 主要观点

9.2 主要创新

9.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夹侗话10个代表点字音对照表

2.侗汉双语使用情况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声明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张雄;

  •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学科 汉语言文字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刘泽民;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