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个体化视角下日本福利模式变迁研究
【6h】

个体化视角下日本福利模式变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1.3.1 研究方法

1.3.2创新点

第2章 主要概念界定分析

2.1 福利模式

2.1.1 主要概念界定

2.1.2相关理论分析

2.2个体化

2.2.1 主要概念界定

2.2.2 相关理论梳理

2.3个体化与福利国家

第3章 日本福利模式变迁概况

3.1 附属于经济的福利初创

3.2 经济冲击下的福利削减

3.3 群体社会崩溃后的福利缺失

第4章 战后日本生产型福利模式

4.1 日本生产型福利模式发展的背景

4.1.1人口红利

4.1.2 发展红利

4.1.3 政策红利

4.2 日本生产型福利模式的特点

4.2.1 较低支出的公共福利

4.2.2 稳定保障的企业福利

4.2.3 群体社会的家庭福利

4.3 日本生产型福利模式的产因

第5章 个体化下日本社会的福利供给缺口

5.1个体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5.1.1社会经济变化

5.1.2家庭内部变化

5.1.3企业雇佣变化

5.2 个体化下日本社会的福利缺口

5.2.1 工作穷人

5.2.2 女性贫困

5.2.3 老后破产

5.3 个体化下的福利模式思考

第6章 日本政府对社会福利缺口的回应

6.1 日本社会福利需求缺口产生原因分析

6.1.1 群体社会的家庭主义

6.1.2 群体社会到个体社会

6.1.3 个体社会的去家庭化

6.2 日本政府对现有福利模式的改进

6.2.1 重塑价值导向

6.2.2 稳定社会支出

6.2.3 强化社会规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王丹丹;

  • 作者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上海师范大学;
  • 学科 中外政治制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路曲;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S9TS8;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