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杵针刺激足部穴位及反射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气虚兼湿热证)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6h】

杵针刺激足部穴位及反射区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气虚兼湿热证)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中英文缩略词表

引言

主要概念

1. 术后胃肠功能障碍

2. 杵针

3. 杵针疗法

4. 足疗

第一部分 研究背景

一、西医对LC术后胃肠道功能障碍的认识及干预

二、 中医对LC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认识及干预

三、杵针疗法与足疗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部分 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 研究方案

第三部分 研究结果

一、病例完成情况

二、基线资料比较

三、干预后疗效性指标比较

四、安全性指标

第四部分 分析与讨论

一、 LC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基本规律及影响因素

二、 LC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病因病机及本证型的成因

三、 杵针刺激足部穴位及反射区治疗本病的机理

四、各项观察指标变化分析

结论

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一、研究的局限

二、研究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综述:中医药治疗外科腹部术后胃肠功能障碍的研究进展

附录

硕士在读期间的科研成果

声明

展开▼

摘要

【研究目的】:  探讨杵针刺激足部穴位及反射区对LC术后(气虚兼湿热证)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  【研究方法】:  1.采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将80例LC择期术后,符合气虚兼湿热证的住院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研究组。  2.干预方法:对照组采用术后常规治疗和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杵针刺激足部穴位及反射区的疗法。  3.资料收集:(1)基线资料:包括一般资料,疾病相关资料,手术相关情况,实验室相关指标及干预前相关症状、体征评分;于患者入组后,研究开展前收集。(2)疗效性指标:术后肛门首次自主排气、排便时间,综合疗效,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于每次干预前收集。(3)安全性指标:主要为患者生命体征的检查及不良反应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于每次干预前、后收集。  【研究结果】:  1.可比性分析: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情况比较:(1)首次排气时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对照组为30.15±8.62小时,研究组为24.23±6.25小时,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首次排气时间百分率比较:仅术后24小时的百分率(对照组:27.5%;研究组:57.5%)有统计学差异(P<0.01)。  3.术后肛门首次排便情况的比较:(1)排便时间比较:采用 Wilcoxon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对照组排便时间中位数为73.80小时;研究组为60小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首次排便时间百分率比较:仅术后72小时的百分率(对照组:40%;研究组:87.5%)有统计学差异(P<0.01)。  4.综合疗效指标比较:采用?2检验。两组患者:术后24小时内的有效率(对照组:55%,研究组:90%)、48小时内的显效率(对照组:37.5%;研究组:87.5%,)、72小时及96小时内的痊愈率(对照组:35%,67.5%;研究组:87.5%,100%),和各观察时段的疗效等级构成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他时段无统计学差异(P>0.05)。  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两组均无并发症发生。  6.术后住院时间比较:采用Wilcoxon检验和Mann-Whitney U检验。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为7.20天;研究组:术后住院时间中位数为5.95天,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  7.安全问题:无一例受试者出现安全问题。  【研究结论】:  1.杵针刺激足部穴位及反射区,能有效缩短LC术后气虚兼湿热证的患者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促进其胃肠功能恢复;有效改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症状,显著提高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痊愈率、显效率和总有效率,优化疗效等级;有效缩短患者术后住院时间。  2.整个试验过程中,无一例研究对象,出现不良反应,充分证实了,杵针刺激足部穴位及反射区,是一种疗效显著,且几乎无任何副作用的传统疗法,值得各级医院推广应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