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美、日、欧中央银行资产规模关系的实证研究
【6h】

中、美、日、欧中央银行资产规模关系的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导论

1.1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模型与研究方法

1.3文章的创新点

1.4研究框架

2·文献综述

2.1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与结构的研究综述

2.2中央银行非常规政策退出问题的综述

3.中、美、日、欧央行资产负债表概况

3.1中国人民银行

3.2美国联邦储备系统

3.3日本银行

3.4欧洲中央银行

4.实证研究

4.1数据处理与研究设计

4.2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4.2.1滞后阶数选择

4.2.2 Johansen协整检验

4.2.3脉冲响应函数

4.2.4方差分解

5.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5.1主要结论

5.2政策建议

5.2.1优化资产负债表结构,提高政策制定自主性

5.2.2创新货币政策工具,增强政策实施灵活性

5.2.3提高资产负债表透明度,传递货币政策信号

5.3研究局限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展开▼

摘要

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的扩张和结构的演变自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就成为学术界众多学者非常关注的问题,虽然各个国家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扩张的路径和结构的演变都有或多或少的差异,但世界主要经济体的中央银行最受关注:中国、美国、日本、欧洲。我国的中央银行因为多年的资产规模急剧扩张已成为世界上资产规模最大的中央银行,但与其他国家中央银行的扩张路径不同,我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规模扩张更为被动。中、美、日、欧不仅是备受关注的对象,同时,也是对世界政治经济影响最大的经济体。这四个经济体之间的经贸往来相当密切,美国、日本、欧洲也是我国最主要的贸易伙伴。因此本文将通过实证方法研究这四个经济体的中央银行资产规模之间的关系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同时,这种关系的传导机制是什么样的、以及各自之间的影响程度如何。  在本文的正文部分,在回顾了现有的相关研究领域的文献之后,首先是对中、美、日、欧的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情况做一个概述,比较了他们各自的规模和结构。通过对中、美、日、欧中央银行历年的资产规模分析,发现我国中央银行的资产规模最大而且增长迅速;美联储的资产规模则自2008年之后有一个跳跃式的增长,资产负债表的规模迅速膨胀;而日本银行和欧洲中央银行的资产规模虽然也在迅速扩张但扩张速度的幅度均不及美国和中国。在此基础上,本文利用2000年1月至2014年12月共180组月度数据对这四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资产规模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同时加入了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和我国央行持有的外汇两个变量序列。通过ADF平稳性检验得出六个变量的时间序列均为同阶单整序列,初步说明了这六个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的可能性。进一步通过Johansen协整检验发现这四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资产规模之间确实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并且在这样的关系中,汇率和央行持有的外汇起到了传导的作用;通过脉冲响应函数方法和方差分解方法分析了美、日、欧中央银行资产规模和汇率、外汇规模变动对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规模的影响,以及各自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均表明外汇资产是影响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规模变动最主要的原因,其他三个国家和地区的中央银行资产规模变动对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规模也有不同方向、不同程度的影响。  本文研究成果的意义在于:独创性地通过实证研究方法证明了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规模与美、日、欧中央银行资产规模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我国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过多的外汇占款降低了政策实施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理论。从实证角度上完善了各国中央银行资产规模关系的相关研究,对我国中央银行货币政策实施有效性的提高、资产负债表结构和规模的优化都具有重要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