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唐律》中家族主义的体现
【6h】

《唐律》中家族主义的体现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导论

(一)选题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四)论文主要结构

一、家族主义概述

(一)家族

1.家族的概念

2.家族的范围

3.古代家族的产生与发展

(二)家族主义

1.家族主义的概念

2.家族主义的产生

3.家族主义的表现

二、秦至南北朝时期家族主义在法律制度的体现

(一)秦汉时期法律中家族主义的确立

1.对家长权威的维护

2.“不孝”罪的规定

3.亲属缘坐

4.“亲亲得相首匿”

(二)魏晋南北朝法律家族主义的发展

1.“准五服以制罪”

2.存留养亲

三、家族主义在《唐律》中的体现

(一)维护家长权威

1.家庭财产处分权

2.子女卑幼主婚权

3.关于“不孝”罪的规定

(二)“准五服以制罪”原则

1.亲属间杀伤

2.亲属间相奸

3.亲属间相盗

(三)亲属缘坐

(四)“同居相为隐”

四、《唐律》中的家族主义对后世的影响与评价

(一)对后世法律制度的影响

1.维护家长权威

2.“准五服以制罪”原则

3.容隐制度

(二)对当代容隐制度的影响

(三)对《唐律》中家族主义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时红鑫;

  • 作者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天津师范大学;
  • 学科 法制史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彭炳金,赵欢;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