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持续快速起搏左心耳致犬慢性房颤心房电重塑、结构重塑、神经重塑发生机制的研究
【6h】

持续快速起搏左心耳致犬慢性房颤心房电重塑、结构重塑、神经重塑发生机制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中英文缩略词对照表

声明

前 言

第一部分 应用微创腋下小切口技术建立犬慢性房颤模型的研究

第二部分 持续快速起搏左心耳致犬慢性房颤心房电重塑的机制研究

第三部分 持续快速起搏左心耳致犬慢性房颤结构重塑发生机制的研究

第四部分 持续快速起搏左心耳致犬自主神经功能改变和神经重塑发生机制的研究

结 论

致 谢

参考文献

综述 心脏自主神经系统与房颤

个人简历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持续快速起搏左心耳致犬慢性房颤(AF)模型心房电、结构和神经重塑,进一步探讨心房电、结构和神经重塑参与慢性房颤发生与维持的作用机制。本研究包括:1)通过微创心脏外科腋下小切口开胸技术(MT)建立犬慢性心房颤动(AF)模型,探讨微创心脏外科腋下小切口技术的可行性;2)建立犬慢性心房颤动(AF)模型,应用无创心电技术、心内电生理技术以及MEA技术观察慢性房颤心房电生理特性的改变,探讨慢性房颤发生的电重塑机制;3)建立犬慢性心房颤动(AF)模型,应用超声心动图及HE染色、PAS染色和Masson染色行组织学及电镜检查,观察慢性房颤犬心房构型、组织学及超微结构的改变,阐明心房结构重塑是慢性房颤发生与维持的重要机制;4)建立犬慢性心房颤动(AF)模型,应用短程心率变异(HRV)检测、免疫组化染色技术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研究犬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心房神经密度及神经分布不均一性的改变,探讨神经重塑参与慢性房颤发生与维持的机制。   方法:课题第一部分 14只健康比格犬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7)和起搏组(n=7),假手术组植入起搏器不起搏,起搏组植入起搏器持续起搏8周。所有实验犬应用微创心脏外科技术左侧腋下小切口开胸术(MT)开胸,于左心耳缝植起搏电极,植入埋藏式动物实验用的高频起搏器(400次/min),持续快速起搏左心耳8周,建立犬慢性房颤模型。起搏组犬以400次/min连续起搏8周,诱发AF,假手术组植入起搏器不起搏。术后观察犬的一般情况,定期监测心电图,记录犬的肢体导联心电图变化,观察起搏器的工作情况及模型成功率。课题第二部分健康比格犬,应用微创心脏外科左侧腋下小切口开胸术(MT),开胸植入起搏器建立犬慢性房颤模型,实验过程中于起搏前、起搏后1、2、4、6、8周应用心脏电生理仪记录并分析犬的体表心电图各项指标变化。快速起搏犬左心耳8周实验终止时,经颈内静脉将电极置入右心房,应用心内电生理技术测定犬不同起搏周长刺激下的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300、AERP250和AERP200)。电生理指标测定结束后,剪取左心耳组织切(片)块,固定至MEA盘,记录并分析快速起搏左心耳8周致犬慢性房颤的左心耳fAPD的变化及电激动的传导。课题第三部分:健康比格犬,应用微创心脏外科左侧腋下小切口开胸术(MT)开胸植入起搏器建立犬慢性房颤模型,于起搏前、起搏后1、2、4、6、8周,应用超声心动仪测量各时段的左心房内径(LAD)。持续快速起搏犬左心耳8周实验终止后,迅速开胸取心脏,剪下左心房,经HE染色、PAS染色和Masson染色行组织学检查以及电镜检查观察心房超微结构的改变。课题第四部分:健康比格犬,应用微创心脏外科左侧腋下小切口开胸术(MT),开胸植入起搏器建立犬慢性房颤模型,起搏前及快速起搏左心耳8周时,应用CARDIO VIEW心电工作站记录犬的短程心率变异(HRV)各项指标观察犬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变化;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犬心脏自主神经密度和再生情况,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半定量测定心房神经相关因子(生长相关蛋白GAP-43、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酪氨酸羟化酶TH mRNA的表达。结果:课题第一部分所有14只实验犬均应用微创心脏外科左侧腋下小切口技术开胸,于左心耳缝植起搏电极,成功植入埋藏式动物实验用的高频起搏器(400次/min),手术过程顺利。手术时间明显缩短,犬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快。起搏组7只犬经连续起搏8周期间,心电图检测可见起搏器信号,起搏器工作正常,而且可监测到典型的AF心电图改变。课题第二部分 1)成功建立并改良了犬慢性房颤模型的制作;2)心电图指标改变:与假手术组比较,起搏组犬P波平均时限于起搏4周时明显延长[73.97±11.27 vs 52.68±5.67,(P<0.01)],起搏8周后进一步延长[82.90±10.01 vs 52.14±5.86,(P<0.01)];与假手术组比较,起搏组犬P波离散度于起搏4周时也明显延长[15.47±1.14 vs 10.05±1.61,(P<0.05)],8周后较假手术组同一时间极显著增加[36.77±5.92 vs 11.04±2.21,(P<0.01)];3)心内电生理指标改变:持续快速起搏左心耳8周后,假手术组在不同基础刺激周长300,250,200ms时的AERP分别为(120.00±12.91、115.57±16.64和105.71±7.87)ms,AERP没有显著改变(P>0.05)。起搏组AERP300、AERP250、AERP200、分别为(90.86±7.56、91.71±11.34和91.57±8.99)ms,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缩短(P<0.05),分别缩短了29.14ms、23.86ms和14.14ms;起搏组犬AERP频率自适应性与假手术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假手术组在不同基础刺激周长作用下AERP及AERP频率自适应性没有显著改变(P>0.05);4)MEA记录系统显示,LAA场电位形态与倒置心房肌AP的膜电位曲线相似,场电位信号的负相波幅度为(-215.43±18.75)μV,fAPD为(192.14±15.49)ms,快速起搏左心耳8周后,场电位信号的负相波幅度为(-48.29±7.89)μV,fAPD为(164.29±7.87)ms,与正常假手术组相比,fAPD缩短了27.85ms(P<0.01);假手术组MEA记录到电激动的传导顺序从左到右、左下到右上向外周缓慢递减传导,在传导过程中场电位信号电压逐渐递减;而持续快速起搏左心耳8周后,电激动的传导顺序总体趋势与假手术组一致,向外周传导,但是电激动在传导过程中电压降低,电压梯度样改变消失。课题第三部分 1)超声心动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起搏组于起搏1周左心房内径(LAD)较显著增加[22.98±1.53vs18.92±1.49,(P<0.01)],起搏8周时左心房内径增加明显[28.11±1.62vs18.45±1.14,(P<0.01)];2)组织结构改变:光镜下假手术组心房肌的HE染色可见心肌细胞核大、清晰,心肌纤维纵行排列整齐,横纹清楚;起搏组显示心肌细胞核大小不规则,排列紊乱,心肌纤维走行方向各异,间隙增大,横纹不清,胞浆空泡化,细胞肿胀;Masson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蓝绿色胶原纤维,分布很少;起搏组可见胶原纤维增多,相互连接成网状。PAS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PAS染色阴性,未发现有糖原积聚;起搏组可见明显的深紫红色糖原积聚;电镜结果显示,假手术组核膜光滑完整,核仁清晰,心肌纤维排列整齐,肌小节明暗带清楚;起搏组心肌纤维排列明显紊乱,线粒体增多,核周隙明显增宽,核膜通透性增高。课题第四部分 1)心率变异(HRV)检测结果:起搏组快速左心耳起搏8周后SDNN、RMSSD、PNN50三项时域指标明显降低,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免疫组化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起搏组犬心房肌GAP43阳性神经纤维、CHAT阳性神经纤维和TH阳性神经纤维平均密度均显著增加;而且心房肌GAP43阳性神经纤维、CHAT阳性神经纤维和TH阳性神经纤维分布不均一性也显著增加;3)RT-PCR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起搏组犬心房肌GAP43、ChAT、TH mRNA的表达量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   结论:1)应用微创心脏外科腋下小切口技术开胸(MT)制作犬慢性房颤模型是安全可行的,犬无手术死亡及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恢复快,犬成活率高达100%。与常规标准切口开胸手术相比创伤明显减小,值得在犬慢性房颤模型建立中推广应用。2)持续快速起搏左心耳致犬慢性房颤模型引起心房电重塑,主要表现为心房除极时间(PT)、最大P波时限(Pmax)、P波离散度(Pd)延长,心房有效不应期(AERP)缩短,频率自适应不良,场电位时程(fAPD)缩短及电激动传导的异质性改变;MEA技术不仅能反映心肌组织场电位时程的改变,而且能更直观地反映心肌传导的各向异性,MEA技术能够证实房颤的电生理改变,是检测房颤电生理特性改变的可靠而有效的手段。3)持续快速起搏左心耳致犬慢性房颤模型心房结构重塑以心房构型、心房组织学及心房超微结构的改变为特点,表现为心房扩大、心肌细胞肥大、糖原积聚和胶原组织增生等病理结构改变,即心房发生结构重塑。说明持续快速起搏左心耳致犬慢性房颤模型,心房发生了结构重塑现象,为房颤的发生和维持提供了组织学依据。4)持续快速起搏左心耳可引起犬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失衡,影响心脏自主神经调节的平衡状态,使心率变异性降低;心脏神经重塑现象表现为心脏自主神经再生,再生神经密度增加、分布紊乱、形态异常,上述表现与房颤的发生、维持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著录项

  • 作者

    冯艳;

  • 作者单位

    新疆医科大学;

  • 授予单位 新疆医科大学;
  • 学科 内科学(心血管病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侯月梅;
  • 年度 201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心房颤动,电重塑,结构重塑,神经重塑;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