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口服右归饮联合介入途径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或髓芯减压植骨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中远期疗效评估
【6h】

口服右归饮联合介入途径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或髓芯减压植骨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中远期疗效评估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临床资料

(一)病例来源

(二)一般资料

二、治疗方法

(一)右归饮口服

(二)髓芯减压植骨

(三)介入及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

(四)术后康复

三、随访、评价及分析

(一)随访方式

(二)评价比较方法

(三)统计学分析方法

四、结果

(一)临床评价比较

(二)髋关节置换数

(三)影像学结果

(四)DSA表现

五、分析与讨论

(一)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病理生理机制

(二)右归饮治疗股骨头坏死

(三)髓芯减压治疗股骨头坏死

(四)介入治疗股骨头坏死

(五)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

(六)中远期疗效随访结果分析

六、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图

致谢

文献综述:股骨头坏死临床治疗进展

展开▼

摘要

目的:观察并评估口服右归饮联合介入途径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口服右归饮联合髓芯减压植骨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5年以上中远期疗效,指导临床对股骨头坏死的治疗。  方法:查阅本院病历,随访在2000年1月~2004年12月期间,在我院特定医疗组接受口服右归饮联合髓芯减压植骨或介入途径自体骨髓基质干细胞移植并且具有条件随访的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患者90例105髋和62例78髋,统计患者中行人工关节置换的情况,对未接受关节置换的患者进行髋关节Harris评分并复查X线片,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  结果:共152例随访患者中,男性93例(110髋),女性59例(73髋),手术时平均年龄36.3(22~54)岁。髓芯减压植骨组90例105髋,男58例67髋,女32例38髋,Ficat分期Ⅰ期26髋,Ⅱ期63髋,Ⅲ期16髋,根据病因诊断为激素性骨坏死36例41髋,酒精性31例36髋,特发性23例28髋;介入干细胞移植组62例78髋,男35例43髋,女27例35髋,Ficat分期Ⅰ期16髋,Ⅱ期52髋,Ⅲ期10髋,根据病因诊断为激素性骨坏死23例30髋,酒精性25例31髋,特发性14例17髋。  术后5年髓芯减压植骨组共14.3%髋行人工关节置换,而介入干细胞移植治疗组为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6)。随访时髓芯减压植骨组23.8%髋行人工关节置换术,介入干细胞移植组为1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8)。两组患者髋关节生存曲线经 Long-rank检验示 t=3.617、P=0.0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尚未行关节置换的患者中,两组平均Harris得分分别是73.9±8.5分(80髋)和79.1±8.2分(69髋),差异有显著意义(t=3.812,P<0.001)。  术后5年,髓芯减压组术前为Ⅰ、Ⅱ期的患者中共7.9%行人工关节置换术,Ⅲ期患者中为50.0%,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介入干细胞移植组术前为Ⅰ、Ⅱ期的患者共4.4%髋关节行人工关节置换术,Ⅲ期患者中为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  截止随访时,髓芯减压组术前为Ⅰ、Ⅱ期与Ⅲ期患者中分别有14.4%、75.0%髋行人工关节置换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介入干细胞移植组术前为Ⅰ、Ⅱ期与Ⅲ期患者中分别有5.9%、50.0%髋关节行人工关节置换,差异有显著意义(P=0.001)。  根据病历及影像学资料的统计,髓芯减压组及干细胞移植组中术前处在FicatⅠ、Ⅱ期者分别有84.8%、8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3)。随访时两组中处于Ⅱ期者分别占该组术前为Ⅰ、Ⅱ患者的29.2%和30.9%,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821)。  结论:口服右归饮联合髓芯减压植骨、介入干细胞移植治疗非创伤性股骨头坏死的中远期疗效满意,可以延缓坏死的进展和关节面的塌陷,推迟甚至避免患者行人工关节置换。接受髓芯减压植骨和介入干细胞移植的患者的关节置换比例及预防股骨头关节面塌陷作用无明显差异,但后者可以更好的维持患者髋关节功能。对于早期患者(FicatⅠ、Ⅱ期),髓芯减压植骨和介入干细胞移植的疗效明显优于中晚期患者。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