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研究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
【6h】

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研究以浙江农林大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绪论

1.1问题缘起

1.2概念解析和研究述评

1.3研究意义

1.4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2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思想资源

2.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生态思想

2.2中国共产党的生态道德思想

2.3中国传统生态道德思想

2.4西方生态道德教育思想

3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审视

3.1大学生生态道德素质现状调查分析

3.2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存在问题

3.3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影响因素

4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对策思考

4.1构建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基本理念

4.2确定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价值目标

4.3形成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内容体系

4.4探究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实践方法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研究调查问卷

个人简介

致谢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却在逐步恶化,这也正是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最大恶果。因此,建设一个新的生态文明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建设新文明实质上是一场思想上、观念上、理论上和行为方法上的革命。在中国,大学生是国家建设的主力军,是未来社会建设的话语权者,故而能否抓住这次人类文明转型机会,“补好工业文明之课,走上生态文明之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大学生的生态道德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导论部分首先介绍选题背景,述评国内外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现状及本文要运用的研究方法等问题。本文主体部分包括三大块内容:首先,论述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思想资源,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生态道德思想、中国古代传统生态道德思想、西方生态道德教育思想这四个角度进行阐述。其次,论述了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现状,通过实证调研,数据统计和分析,提出我国高校在生态道德教育问题上所存在的不足。最后,提出适合我国高校国情的生态道德教育策略。主要从理念建构、价值目标、内容体系和实践范式四个视角出发。  本文力图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实现方式进行深入研究,试图对其进行体系性、系统性的构建和阐释,形成一个新的架构。简言之,对高校生态道德教育的研究需要在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总结国内外在生态道德教育方面的历史和现实经验,同时也要站在科学性的基础上,针对我国的高校国情,提出系统性、创新性和可操作性的生态道德教育理念和实践范式。

著录项

  • 作者

    陈青青;

  • 作者单位

    浙江农林大学;

  • 授予单位 浙江农林大学;
  • 学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张敏生;
  • 年度 2015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高等学校,生态道德教育,教育策略;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