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间歇式双循环工厂化养殖系统构建及应用
【6h】

间歇式双循环工厂化养殖系统构建及应用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引言

1.1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发展概况

1.1.1循环水养殖的定义及特点

1.1.2循环水养殖发展现状

1.2循环水养殖水处理技术

1.2.1物理方法

1.2.2化学方法

1.2.3生物方法

1.3循环水养殖存在的问题

1.4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二章硝化型生物絮团驯化培养

2.1材料方法

2.1.1异养生物絮团驯化培养及富集

2.1.2硝化型生物絮团的定向培养

2.1.3数据测定方法

2.1.4样品采集

2.1.5基因组DNA提取和Illumina PE250测序

2.1.6测序结果处理与分析

2.2结果

2.2.1异养生物絮团驯化培养

2.2.2硝化型生物絮团定向培养

2.2.3絮团微生物群落

2.3讨论

2.4小结

第三章生物膜反应器挂膜启动

3.1材料方法

3.1.1生物膜培养

3.1.2生物膜硝化速率测定

3.2结果

3.2.1生物膜培养

3.2.2生物膜硝化速率

3.3讨论

3.4小结

第四章弧形筛参数优化

4.1材料方法

4.2结果

4.3讨论

4.4小结

第五章间歇式双循环工厂化养殖系统性能评估

5.1系统运行方法及数据采集

5.1.1工况条件及养殖管理

5.1.2数据采集

5.2结果分析

5.2.1生物膜反应器水处理效率及养殖水质分析

5.2.2生物膜变化分析

5.2.3石斑鱼生长指标分析

5.3讨论

5.4小结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为增强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稳定性,提高养殖密度和成活率,提升养殖效益,建立了间歇式双循环工厂化养殖系统:间歇式运行生物膜反应器增加水力停留时间,充分降解含氮污染物;连续运行弧形筛过滤固体颗粒物,实现养殖尾水高效处理。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生物膜反应器启动  (1)硝化型生物絮团的驯化培养:以排污口底泥为接种污泥、石斑鱼配合饲料粉末和红糖作为氮源、碳源,经26d培养形成异养生物絮团,并通过梯度减少红糖的添加量驯化培养硝化型生物絮团。生物絮团硝化菌总相对丰度对比原始污泥有了较大提高,32d形成成熟的硝化型生物絮团,且出水水质稳定,氨氮浓度最高仅达到0.04mg/L,亚硝酸盐氮浓度逐渐降低且趋于稳定。  (2)生物膜反应器挂膜启动:将硝化型生物絮团与海绵填料混合培养,以饲料粉末作为营养源,成熟生物膜降解性能良好,出水氨氮浓度趋近于0mg/L,亚硝酸盐氮浓度在0.1mg/L左右,且具有良好的硝酸盐氮降解能力;以1∶4的海绵填料与海水体积比测定生物膜的硝化速率,生物膜在4h内可将浓度为1.81mg/L、1.62mg/L的氨氮、亚硝酸盐氮降解至0.09mg/L、0.05mg/L,根据此结果确定生物滤池的反应时间为4h。  2.弧形筛参数优化  对比了弧形筛在5种不同目数的筛网以及不同流速下的过滤效果,确定以150目筛网、1200L/h流速运行弧形筛,并结合泡沫分离技术构成曝气式弧形筛,在66d养殖周期下可保持养殖水体浊度在0.8-1.1NTU。  3.循环水系统性能评估  以30kg/m3为初始养殖密度开展石斑鱼养殖实验,经66d的养殖实验,石斑鱼平均体重从273±12.22g增加至552.52±107.04g,最终养殖密度达到60.78kg/m3。养殖过程中,生物膜逐渐适应养殖环境,氨氮、亚硝酸盐氮去除率从13.33%、14.84%增加至93.73%、93.50%。此外,研究发现将泡沫分离与弧形筛结合形成曝气式弧形筛,可进一步去除细小颗粒物。  综上所述,本研究构建的间歇式双循环工厂化养殖系统,其中曝气式弧形筛能高效去除悬浮颗粒物,间歇式生物膜反应器水力停留时间增加能有效控制养殖水体水质,可以实现石斑鱼高密度循环水养殖,提高石斑鱼养殖的成活率,增加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