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中国城乡社会协同治理研究
【6h】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中国城乡社会协同治理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1章 导 论

1.1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选题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国内研究现状

1.2.2国外研究现状

1.2.3简要述评

1.3 本文的核心概念界定

1.3.1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思想

1.3.2城乡社会协同治理

1.4研究思路和主要内容

1.4.1研究思路

1.4.2研究内容

1.5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1.5.1研究方法

1.5.2创新点

第2章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城乡社会协同治理的思想

2.1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城乡社会协同治理的思想

2.1.1城乡社会分治的产生

2.1.2城乡社会分治的历史进步性

2.1.3城乡社会分治的消极影响

2.1.4城乡社会协同治理的设想

2.2列宁关于城乡社会协同治理的思想

2.2.1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剧城乡社会对立

2.2.2资本主义发展为城乡融合发展积蓄能量

2.2.3社会主义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城乡社会协同治理

2.3斯大林关于城乡社会协同治理的思想

2.3.1通过工农联盟消灭城乡和工农的对立

2.3.2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军事工业

2.3.3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相辅相成

第3章 中共领导人对城乡社会协同治理的理论贡献

3.1毛泽东关于城乡社会协同治理的思想

3.1.1城乡关系:以城市为中心,城乡统筹兼顾

3.1.2工农关系:优先发展重工业,工农业并举

3.1.3 社会发展关系:兼顾工农,缩小城乡差别

3.2邓小平关于城乡社会协同治理的思想

3.2.1在改革进程中实现城乡互动

3.2.2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促进工农互助

3.2.3在共同富裕的进程中缩小城乡差别

3.3江泽民关于城乡社会协同治理的思想

3.3.1“三农”是城乡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

3.3.2城乡社会协调发展离不开工业支持农业

3.3.3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是城乡社会协调发展的战略载体

3.4胡锦涛关于城乡社会协同治理的思想

3.4.1提出“两个趋向”的重要论断

3.4.2高度重视“三农”问题

3.4.3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双轮驱动”

3.5习近平关于城乡社会协同治理的思想

3.5.1 把握城乡发展趋势,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3.5.2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好“三农”问题

3.5.3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3.5.4 重点抓好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5.5健全城乡一体化体制机制,让城乡人民共享改革成果

第4章 中国城乡社会协同治理的发展历程

4.1从城乡互动到城乡二元制形成(1949-1978年)

4.1.1新中国成立初期城乡社会交流互动

4.1.2城乡社会治理二元体制形成并固化

4.2从二元制破冰到城乡差距拉大(1978-1992年)

4.2.1改革城乡二元制度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4.2.2改革的不彻底性导致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

4.3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与城乡差距扩大并存(1992-2002年)

4.3.1深化改革促进城乡社会融合发展

4.3.2城乡社会治理政策改革存在缺陷

4.4城乡社会统筹发展(2002-2012年)

4.4.1通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补强农村社会治理短板

4.4.2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4.4.3加快建立城乡社会统筹发展的体制机制

4.5城乡社会治理一体化发展(2012年至今)

4.5.1促进城乡社会资源合理配置

4.5.2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4.5.3补齐乡村社会治理短板

第5章 中国城乡社会协同治理的创新做法、经验、问题及原因

5.1中国城乡社会协同治理的创新做法

5.1.1省域:“三乡工程”助推乡村振兴

5.1.2市域: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

5.1.3县域:推进网格化管理

5.1.4村域:村改居

5.1.5城乡社会协同治理四种做法的分析

5.2中国城乡社会协同治理的经验

5.2.1高度重视“三农”是城乡社会协同治理的基石

5.2.2有序推进城镇化是城乡社会协同治理的动力

5.2.3统筹兼顾是城乡社会协同治理的关键

5.2.4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是城乡社会协同治理的根本

5.3中国城乡社会协同治理存在的问题

5.3.1城乡收入和生活水平差别较大

5.3.2城乡社会公共服务失衡

5.3.3城乡社会保障差异较大

5.3.4城乡生态环境治理缺乏协同

5.3.5农村空心化与城市病并存

5.4城乡社会治理问题的原因

5.4.1城乡社会治理愿景“碎片化”

5.4.2城乡社会治理价值取向存在偏差

5.4.3多元主体协同存在缺陷

5.4.4城乡社会治理二元体制僵而难破

5.4.5城乡基层社会治理路径依赖失灵

5.4.6城乡社会治理服务平台发展滞后

第6章 中国城乡社会协同治理的路径

6.1治理愿景协同:城乡发展一体化

6.1.1“农村人进城+城里人下乡”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6.1.2通过复兴乡土文明实现从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

6.1.3通过乡村振兴助力高质量发展

6.2价值取向协同:治理理念人本化

6.2.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

6.2.2坚持城乡社会公平发展理念

6.2.3树立城乡包容性发展理念

6.3多元主体协同:治理结构扁平化

6.3.1促进多元主体协同

6.3.2加强各级政府之间的协同

6.3.3以乡贤为中介促进城乡居民协同治理

6.4治理政策协同:城乡权益均等化

6.4.1建立完善允许城乡居民双向自由流动的户籍制度

6.4.2建立完善城乡平等的产权制度

6.4.3建立完善城乡公平的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

6.5治理方式协同:城乡基层社区化

6.5.1从法律法规层面对村改社区予以支持

6.5.2根据村庄特点选择合适的社区发展模式

6.5.3在“村改社区”的基础上,实行“政经分开”

6.6治理平台协同:城乡社会网络化

6.6.1从网络平台城乡分离向城乡一体转变

6.6.2从互联网向互联网+转变

6.6.3从精准式管控向精细化服务转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与学位论文相关科研成果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罗志刚;

  • 作者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 授予单位 武汉理工大学;
  • 学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邱观建;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