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震作用下车辆轨道相互作用和高速铁路地震预警阈值研究
【6h】

地震作用下车辆轨道相互作用和高速铁路地震预警阈值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高速铁路地震预警系统

1.2.2 地震情况下车辆-轨道动力响应

1.3 高速铁路运行安全评价标准

1.3.1 脱轨系数

1.3.2 轮重减载率

1.3.3 轮轨接触几何状态

1.3.4 车体倾覆角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2 地震作用下车辆轮轨相互作用振动台试验研究

2.1 试验设计方案

2.1.1 试验相似说明

2.1.2 试验模型介绍

2.1.3 试验测试内容

2.1.4 传感器的布置

2.1.5 轨道标定方法

2.1.6 试验加载工况

2.2 试验结果分析

2.2.1 正弦地震波试验结果

2.2.2 实测地震波试验结果

2.2.3 垂向、水平向地震波联合作用试验结果

2.3 本章小结

3 地震作用下车辆-轨道-路基数值模拟

3.1 车辆-轨道数值模型

3.1.1 轮轨接触设置

3.1.2 地震动输入方法

3.2 数值模型的验证

3.3 地震波频谱特性

3.4 车辆-轨道-路基数值模型

3.5 本章小结

4 地震作用下考虑轨道不平顺车辆-轨道数值模拟

4.1 车辆-轨道动力学原理概述

4.2 三维车辆-轨道数值模型

4.3 无轨道不平顺

4.4 有轨道不平顺

4.4.1 不同轨道谱的介绍

4.4.2 轨道不平顺数值模拟

4.4.3 实现轨道不平顺谱添加

4.5 高速铁路考虑轨道不平顺轮轨动力响应分析

4.6 考虑轨道不平顺不同车速对轮轨动力响应的影响

4.7 考虑轨道不平顺不同地震动强度对轮轨动力响应的影响

4.8 地震作用下运行列车的脱轨机理分析

4.9 本章小结

5 高速铁路地震预警阈值的研究

5.1 确定地震预警阈值的初步思路

5.2 地震预警阈值的确定

5.3 车辆轨道模型随机振动分析

5.3.1 动力可靠度分析

5.3.2 随机振动计算结果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6.2 本文主要创新点

6.3 进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附录 C

附录 D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数据集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李昊;

  • 作者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 授予单位 北京交通大学;
  • 学科 土木工程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张鸿儒;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Q4O64;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