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皖南下白垩统岩塘组的沉积、古生物组合特征及其地质学意义研究
【6h】

皖南下白垩统岩塘组的沉积、古生物组合特征及其地质学意义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区早白垩世研究现状

1.2 前人研究进展和存在问题

1.3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1.5 取得的主要成果

第2章 研究区区域地质

2.1 自然地理概况

2.2 地层发育特征

2.2.1 地质背景

2.2.2 研究区地层发育特征

2.3 构造

2.3.1 断裂

2.3.2 褶皱

2.4 侵入岩

2.4.1 前侏罗纪侵入岩

2.4.2 中生代侵入岩

2.4.3 其他岩体

2.5 研究区沉积发育史

第3章 研究区下白垩统岩塘组发育特征及其划分

3.1 岩塘组的分布及露头状况

3.2 岩塘组剖面实测

3.3 岩塘组沉积特征及其划分

3.3.1 岩塘组的沉积特征

3.3.2 岩塘组的古生物特征

3.3.3 岩塘组的划分

3.4 岩塘组年代学研究与区域对比

第4章 研究区下白垩统岩塘组古生物群组合及特征

4.1 古生物群的分布

4.2 古生物群组合特征

4.2.1 叶肢介

4.2.2 鱼类

4.2.3 古植物

4.3 主要化石描述

4.3.1 昆虫

4.3.2 鱼类

4.3.3 叶肢介

4.3.4 古植物

4.4 古生物群组台及其区域对比

4.4.1 叶肢介组合的区域对比

4.4.2 鱼化石组合及其区域对比

第5章 研究区下白垩统岩塘组沉积环境分析

5.1 岩塘组沉积类型和古生物群的空间分布

5.1.1 沉积类型及其空间分布

5.1.2 古生物群及其空间分布

5.2 岩塘组古地理环境的恢复

5.3 构造运动与沉积盆地的演化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1.1 重新厘定了岩塘组的岩性组合和分布范围

6.1.2 初步恢复了岩塘组的沉积环境

6.1.3 综合探讨了岩塘组的古生物群特征及其地层学意义

6.1.4 对岩塘组的时代进行了探讨

6.2 存在问题及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展开▼

摘要

皖南地区中生代发育多个陆相沉积盆地。屯溪盆地位于皖南腹地,属中生代发育的小型山间盆地。盆地内中(新)生代红层广泛出露,剖面露头基本连续,在中国东部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是研究该时期地层、构造、盆地演化的重要地区之一。
  下白垩统岩塘组出露于皖南徽州区岩塘村、阳湖镇三充村和新潭镇东关营村一带,剖面厚度达106-175m。岩性主要为含火山碎屑的杂色砂岩、泥岩和页岩,局部含砾,产介形类、叶肢介、昆虫、双壳类、腹足类、鱼类及植物等多门类化石。该组与下伏石岭组呈假整合或局部不整合接触。
  研究表明,屯溪盆地下白垩统岩塘组泥页岩中所含的多门类化石,是热河生物群在该地区扩散发展的重要证据。但由于盆地受到多期次构造运动的叠加,特别是中生代燕山运动的影响使得岩塘组出露较为局限且多有扰动。加之,长期以来认知和技术手段等的局限,岩塘组的整体面貌和生物组合关系未被充分认识。本研究运用岩石地层、生物地层及年代地层学等研究方法对屯溪盆地下白垩统岩塘组的发育特征、古生物组合、时代及盆地演化过程等进行了探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