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牛蒡子苷元衍生物抗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构效关系及机制研究
【6h】

牛蒡子苷元衍生物抗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毒构效关系及机制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主要符号对照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简介

1.1.1 IHN病原学

1.1.2 病症和病理变化

1.1.3 流行病学特征

1.1.4 IHN的诊断

1.1.5 IHN的防治

1.2 定量构效关系研究进展

1.2.1 QSAR的发展历程

1.2.2 QSAR的建模方法

1.2.3 QSAR在药物化学中的应用

1.3 牛蒡子苷元研究进展

1.3.1 抗病毒作用

1.3.2 抗炎作用

1.3.3 抗虫

1.3.4 抗肿瘤

1.3.5 其他药理活性

1.4 细胞自噬研究进展

1.4.1 细胞自噬的种类

1.4.2 细胞自噬的常用检测方法

1.4.3 细胞自噬抗病毒的研究进展

1.5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牛蒡子苷元衍生物的合成

2.1.1 试剂与仪器

2.1.2 牛蒡子苷元衍生物的合成

2.2 结果与分析

2.2.1 衍生物1的结构表征

2.2.2 衍生物2-20的结构表征

2.2.3 衍生物21-29的结构表征

2.2.4 衍生物30-34的结构表征

2.2.5 衍生物35-57的结构表征

2.3 讨论

2.3.1 反应条件的优化

2.3.2 牛蒡子苷元衍生优化在药物研发中的应用

2.4 小结

第三章 牛蒡子苷元衍生物抗 IHNV构效关系研究

3.1.1 细胞和病毒

3.1.2 试剂和仪器

3.1.3 细胞培养、病毒滴度检测及增殖

3.1.4 牛蒡子苷元衍生物毒性检测

3.1.5 牛蒡子苷元衍生物抗IHNV活性初筛检测

3.1.6 牛蒡子苷元衍生物对IHNV增殖的作用

3.1.7 活性衍生物复筛检测

3.1.8 牛蒡子苷元衍生物抗IHNV活性3D-QSAR模型的构建

3.2 结果与分析

3.2.1 牛蒡子苷元衍生物对EPC细胞最大安全浓度结果

3.2.2 牛蒡子苷元衍生物抗IHNV活性初筛检测结果

3.2.3 抗IHNV 衍生物对病毒增殖的抑制结果

3.2.4 3D-QSAR 数据集结果

3.2.5 分子叠加结果

3.2.6 CoMFA统计结果

3.2.7 CoMFA模型等势图结果

3.3 讨论

3.3.1 牛蒡子苷元侧链羟基上碳链长度对衍生物抗IHNV活性作用

3.3.2 氮杂环对衍生物抗IHNV 活性作用

3.4 小结

第四章 抗IHNV潜在药物的设计、合成与活性研究

4.1.1 试剂与仪器

4.1.2 模型指导的牛蒡子苷元衍生物的合成

4.1.3 细胞、病毒和实验鱼

4.1.4 新牛蒡子苷元衍生物毒性检测

4.1.5 新牛蒡子苷元衍生物抗IHNV活性检测

4.1.6 衍生物EOA离体抗IHNV活性复筛检测

4.1.7 衍生物EOA对IHNV诱导的EPC 细胞凋亡的作用

4.1.8 衍生物EOA在体抗病毒活性检测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新牛蒡子苷元衍生物的结构表征

4.2.2 新牛蒡子苷元衍生物对EPC细胞毒性结果

4.2.3 牛蒡子苷元衍生物抗IHNV活性初筛检测结果

4.2.4 抗IHNV 衍生物对病毒增殖的抑制结果

4.2.5 活性衍生物复筛结果

4.2.6 衍生物EOA抑制IHNV 诱导的细胞凋亡

4.2.7 衍生物EOA在体抗IHNV活性

4.3 讨论

4.3.1 新合成衍生物抗IHNV构效关系

4.3.2 IHNV 感染引起的EPC细胞凋亡

4.3.3 EOA可能是免疫抑制剂

4.4 小结

第五章 衍生物EOA 抗IHNV机制研究

5.1.1 细胞和病毒

5.1.2 药物

5.1.3 试剂、抗体和仪器

5.1.4 超速离心检测

5.1.5 衍生物EOA对IHNV感染过程的作用

5.1.6 IHNV 复制时间的检测

5.1.7 自噬激活剂、抑制剂对IHNV的作用

5.1.8自噬荧光检测

5.1.9 自噬泡的观察

5.1.10 EOA 对 LC3真核表达检测

5.1.11 EOA 对JNK通路蛋白的作用

5.1.12 JNK 激活剂、抑制剂对IHNV的作用

5.1.13 JNK 激活剂、抑制剂对JNK通路蛋白的作用

5.2 结果与分析

5.2.1 EOA不直接作用于病毒粒子

5.2.2 EOA作用于病毒复制早期

5.2.3 自噬激活剂雷帕霉素有抗IHNV活性

5.2.4 EOA诱导EPC 细胞自噬

5.2.5 JNK激活剂茴香霉素有抗IHNV活性

5.2.6 衍生物EOA通过激活JNK 通路从而诱导细胞自噬

5.3 讨论

5.3.1 衍生物EOA通过作用宿主细胞从而达到抗病毒效果

5.3.2 IHNV 能够引起EPC细胞自噬

5.3.3 JNK信号通路对细胞自噬的调控作用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胡洋;

  • 作者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授予单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学科 水生生物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王高学;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R91R28;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