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IPO企业经营绩效下滑原因研究——基于管理用财务报表分析视角
【6h】

IPO企业经营绩效下滑原因研究——基于管理用财务报表分析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理论意义

1.1.3 现实意义

1.2 研究框架与方法

1.2.1 研究框架

1.2.2 研究方法

1.3 创新点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IPO效应的基本概念

2.1.2 盈余管理基本概念

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2.3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2.4 文献评述

第三章 IPO制度背景与相关理论

3.1 制度背景

3.1.1 行政审批制

3.1.2 过渡阶段

3.1.3 实施核准制

3.2 IPO效应理论分析

3.2.1 资金超募和使用效率低下

3.2.2 边际投资回报率递减理论

3.2.3 投资收益率均值回归

3.2.4 择机上市的假说

第四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

4.1 管理用财务报表的概念及主要内容

4.1.1 概念

4.1.2 管理用财务报表的主要内容

4.2 管理用财务报表的优劣势

4.2.1 优势

4.2.2 劣势

4.3 管理用财务报表财务分析体系

4.4 研究设计

4.4.1 研究假设

4.4.2 样本与数据的选取

第五章 实证分析与结果

5.1 上市前后经营绩效变化显著性检验

5.2 上市前后经营绩效变化原因探究

5.2.1 因素分析法

5.2.2 因素分析法的改进

5.2.3 深层原因探究

第六章 总结与建议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展开▼

摘要

从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发展迅猛,资金需求量巨大。首次公开募股(以下简称IPO)已经成为我国企业筹资的最重要手段。然而,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其IPO后经营绩效的却呈普遍下滑,这种现象即“IPO效应”,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与反思。国内外学者通过大量的研究分析证明了“IPO效应”是全世界普遍存在的。
  我国从实施核准制之后,公司为了达到上市目的,再想试图通过盈余管理行为来通过严格的审核变成几乎不可能发生的事实。基于此,很多学者提出了对盈余管理假说的质疑,认为该假说不能解释上市之后经营业绩下滑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文章提出使用基础的经济理论来解释。在对样本进行显著性检验之后,可得出上市公司IPO后业绩滑坡并非由于盈余管理造成,而是与竞争市场环境下企业投资收益率均值回归理论一致这样的结论。该研究结论有助于投资者理性认识IPO公司发行前的高投资报酬率,谨慎评估拟发行公司的内在价值。
  为考察我国上市公司IPO后业绩下降的原冈,本文选取2007年至2009年A股192家制造业IPO公司为样本,首先依照管理用财务报表模型将影响净资产收益率(ROE)的因素分解为销售净利率、净经营资产周转次数、和杠杆贡献率三个因素,使用因素分析法对导致ROE下降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并且在分析的过程中发现因素分析法本身的不足之处,并提出两种修正方案,及控制变量法和对数法。结果表明净经营资产周转率下降是导致IPO公司业绩下降的主要原因,并进一步对净经营资产周转次数进行分解之后判断出这种现象是由于经营性长期资产周转变慢导致。这一发现与企业投资报酬率边际递减理论预期一致。
  最后,根据实证研究的分析和结果,本文为投资者和研究者选择投资和研究IPO时候,提供了一些建议,以降低相关风险和提高研究质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