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活性染色用新型防沾污酸性皂洗剂的合成与工艺研究
【6h】

活性染色用新型防沾污酸性皂洗剂的合成与工艺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第一章 绪 论

1.1皂洗的机理

1.1.1浮色的产生

1.1.2“白地沾污”的发生

1.1.3皂洗原理

1.1.4影响皂洗效果的其它因素

1.2 皂洗剂概述

1.2.1皂洗剂的组成

1.2.2皂洗剂的发展

1.3防沾污酸性皂洗剂的机理

1.4本课题研究的思路及意义

第二章 实验原理

2.1活性染料

2.2主要合成单体

2.2.1丙烯酸

2.2.2马来酸酐

2.2.3 N-乙烯基吡咯烷酮

2.3三元共聚物合成机理

2.3.1合成路线

2.3.2副反应

第三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试剂及仪器

3.1.1 实验试剂及原料

3.1.2 实验仪器

3.2布样染色

3.2.1 染色用布及染色配方

3.2.2 染色工艺曲线

3.3 三元共聚物P(MA-AA-NVP)的合成方法及皂洗剂的复配

3.3.1实验装置图

3.3.2聚合反应的步骤

3.3.3 聚合反应工艺曲线

3.3.4 皂洗剂的复配

3.4 表征与测试

3.4.1 共聚物的红外光谱(FT-IR)分析

3.4.2 固含量的测定

3.4.3 反应转化率的测定

3.5 应用性能测定

3.5.1 棉织物干/湿摩擦牢度的测定

3.5.2 棉织物色差的测定

3.5.3 皂洗效果的测试

3.5.4 沾色牢度的测试

3.5.5 分散性能的测试

3.5.6共聚物对金属离子的螯合能力的测定方法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4.1 丙烯酸与马来酸酐共聚物P(AA-MA)的合成

4.1.1 引发剂对共聚物性能的影响

4.1.2 聚合温度对共聚物性能的影响

4.1.3 单体AA与MA的配比对共聚物性能的影响

4.1.4 聚合时间对共聚物性能的影响

4.1.5聚合工艺对共聚物性能的影响

4.1.6 聚合物P(MA-AA)的最佳合成工艺

4.1.7 聚合物P(MA-AA)的结构表征

4.2 三元共聚物P(MA-AA-NVP)的合成

4.2.1 N-乙烯基吡咯烷酮的用量对共聚物性能的影响

4.2.2 引发剂的用量对共聚物性能的影响

4.2.3 MA-AA-NVP三元共聚物的最佳合成工艺

4.2.4 MA-AA-NVP三元共聚物的结构表征

4.3复配比例的选择

4.3.1 三元共聚物P(MA-AA-NVP)与AEO-9比例的确定

4.3.2 SDS用量的确定

4.4应用工艺的确定

4.4.1皂洗剂用量对应用性能的影响

4.4.2皂洗温度对应用性能的影响

4.4.3皂洗时间对应用性能的影响

4.5与传统皂洗工艺的对比

4.5.1皂洗方式

4.5.2皂洗效果

4.5.3皂洗工艺流程对比

4.6 与市售产品性状及性能的对比

5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本人在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论文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计耀浩;

  • 作者单位

    武汉纺织大学;

  • 授予单位 武汉纺织大学;
  • 学科 纺织化学与染整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权衡;
  • 年度 2011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Q9S43;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