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非均质环境下区域技术创新空间扩散强度研究
【6h】

非均质环境下区域技术创新空间扩散强度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致谢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本文的创新点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综述

2.1 区域创新与发展理论

2.1.1 区域创新体系的内涵

2.1.2 区域经济增长极理论

2.1.3 区域经济梯度转移模式与反梯度转移理论

2.2 技术创新空间扩散理论

2.2.1 技术创新空间扩散的内涵

2.2.2 技术创新空间扩散的发展历程

2.2.3 技术创新空间扩散影响因素研究概述

2.3 空间扩散模型概述

2.3.1 哈格斯特朗的MIF模型

2.3.2 引力模型

2.3.3 最大熵模型

第三章 非均质环境下区域技术创新空间扩散强度影响因素分析

3.1 影响区域技术创新空间扩散强度的一般因素分析

3.1.1 基本因素

3.1.2 环境因素

3.2 影响区域技术创新空间扩散强度的特殊因素分析

3.2.1 技术创新空间扩散的模式

3.2.2 技术创新空间扩散的阶段

第四章 非均质环境下区域技术创新空间扩散强度评价模型构建

4.1 区域技术创新空间扩散强度评价模型构建分析

4.1.1 区域技术创新空间扩散概率密度函数

4.1.2 区域技术创新空间扩散概率方程

4.1.3 区域技术创新空间扩散相对强度评价模型

4.1.4 区域技术创新空间扩散个别强度评价模型

4.2 区域技术创新空间扩散强度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4.2.1 指标体系设计的原则

4.2.2 指标体系的设计

4.3 区域技术创新空间扩散强度评价方法确定

第五章 皖江示范区技术创新空间扩散强度实证分析

5.1 皖江示范区技术创新总体概况

5.2 皖江示范区技术创新空间扩散现状分析

5.2.1 扩散源的技术创新扩散能力

5.2.2 扩散汇的技术创新吸纳能力

5.3 皖江示范区技术创新空间扩散强度评价

5.3.1 皖江示范区技术创新空间扩散强度评价过程

5.3.2 皖江示范区技术创新空间扩散强度评价结果分析

5.4 提高皖江示范区技术创新空间扩散强度的对策建议

5.4.1 持续提升一级扩散中心的扩散能力

5.4.2 充分发挥芜湖和二级扩散中心的承接作用

5.4.3 积极培育三级扩散中心的吸纳能力

5.4.4 加快完善技术创新空间扩散支撑环境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与研究成果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展开▼

摘要

我国已经进入经济结构加快调整的战略机遇期,技术创新将成为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主线。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而言,技术创新的有效扩散比技术创新本身更为重要,且扩散环境的复杂性和非均质性日益凸显。因此,要实现区域创新进程的加快,必须对非均质环境下区域技术创新空间扩散强度进行研究,营造技术创新扩散的有利环境,破除扩散的壁垒,促进技术创新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扩散。 本文首先对区域创新与发展理论、技术创新空间扩散理论以及空间扩散模型进行系统梳理,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分析了非均质环境下区域技术创新空间扩散强度的影响因素。然后,借鉴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构建了非均质环境下区域技术创新空间扩散相对强度评价模型和个别强度评价模型,设置了一套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并运用熵值法实现对模型中个别变量的评价。最后,以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为背景进行实证研究,对该区域的技术创新空间扩散强度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力图为提高示范区技术创新空间扩散强度提供借鉴和参考。

著录项

  • 作者

    张晓盼;

  • 作者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

  • 授予单位 合肥工业大学;
  • 学科 企业管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傅为忠;
  • 年度 201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非均质; 环境; 区域; 技术创新空间扩散;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