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技术进步源泉研究
【6h】

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技术进步源泉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致谢

插图清单

表格清单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技术进步各来源研究综述

1.3 工作假说和研究目标

1.4 技术路线和研究框架

1.5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1.6 可能创新和不足之处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概述

2.1.1 技术

2.1.2 技术进步

2.1.3 全要素生产率(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TFP)

2.1.4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2.2 全要素生产率测算方法概述

2.2.1 索洛余值法(C-D函数法)

2.2.2 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法 (SFA)

2.2.3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EA)的Malmquist指数法

2.3 技术差距理论

2.4 技术自主创新理论

2.4.1 熊彼特创新理论

2.4.2 新古典学派

2.4.3 新熊彼特学派

2.4.4 国家创新系统学派

第三章 技术进步的测算

3.1 测算模型选择

3.2 各经济变量及参数的确定

3.2.1 因变量选择

3.2.2 自变量选择

3.2.3 参数α、β的确定

3.3 测算结果分析

3.3.1 技术进步水平指数及技术进步速度

3.3.2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

第四章 技术进步源泉的理论分析

4.1 纯技术引进与技术进步

4.1.1 通过许可证协议引进技术

4.1.2 通过双方合作引进技术

4.1.3 通过技术人才引进

4.1.4 通过学术与科技交流引进技术

4.2 FDI流入、国贸外溢与技术进步

4.2.1 直接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

4.2.2 技术贸易与技术进步

4.2.3 技术外溢与技术进步

4.3 自主创新与技术进步

4.3.1 技术集成创新与技术进步

4.3.2 原始创新与技术进步

4.3.3 引进吸收、再创新与技术进步

4.4 其他来源与技术进步

第五章 技术进步源泉的实证研究

5.1 指标选择

5.2 实证分析

5.2.1 单位根检验

5.2.2 协整检验

5.2.3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5.2.4 主要来源对技术进步的贡献度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6.3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中国经济腾飞猛进,科学发展也日新月异,与国际发达国家的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国际经济格局不断变化。一国的技术进步对该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日益加剧,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技术进步水平的高低直接反映了一国在国际上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所以,对技术进步的研究日渐深入,也成为经济界的热点。
   本文在这样的经济发展背景下,运用索洛余值法测算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技术进步率增长率及技术进步水平指数,发现国内技术进步水平不断上升。同时,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总体上也呈不断上升趋势。尤其是,加入WTO以后,对外开放程度加大,技术进步对国内经济增长的贡献越来越大。针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技术进步,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分析探讨了中国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
   理论上主要从纯技术引进、自主创新、技术外溢等方面分析了其对技术进步的影响及其作用途径,确定了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从理论分析的结果看,首先,通过对产品设计图纸、最新制造工艺、材料配方、专利等软性技术和高技术产品等硬性技术的引进,纯技术引进实现了对技术进步的贡献作用;其次,作为发展中国家,自主创新对技术进步的实现途径主要靠技术集成创新和引进吸收再创新,通过对现有高技术产品原材料、零部件等的集成、改进实现技术进步;最后技术外溢也是技术进步的来源,其中,FDI主要通过外资企业新产品研发、外资研究所新技术发明等带来技术外溢,国际贸易外溢的实现还是靠技术市场交易、技术含量高的技术产品的进口等实现技术外溢。
   实证方面本文通过选取对应的技术进步来源指标,选取1988—2009年相关数据,参考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构建回归模型,对技术进步的来源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证实,纯技术引进、自主创新、技术外溢等是中国改革开放后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其中,高新技术产品及工业设备半成品或制成品的引进、自主创新、国际贸易技术外溢等是促进中国技术进步的关键因素和主要源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