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
【6h】

语言接触视角下汉语俄源词演变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章 绪 论

1.0 选题缘起

1.1研究对象

1.2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应用意义

1.3研究内容

一、不同历史时期汉语俄源词的引进特点

二、俄源词本土化及动因

三、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状态及影响因素

1.4语料来源

二、俄语、汉语词典

三、语料库、数据库资源

四、网络资源

1.5研究方法

1.语言描写与解释相结合

2.历时与共时研究相结合

3.定量与定性相结合

1.6.1 语言接触研究

1.6.2 语言接触引发的语言结构演变研究

1.6.3 语言结构演变中的词汇借用研究

1.6.4 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研究

第二章 不同历史时期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的引进

2.1 恰克图边境贸易兴起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2.1.1 “恰克图混合语”的形成与汉俄语言接触

2.1.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2.2 中东铁路修筑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2.2.1 “哈尔滨汉俄混合语”的形成与汉俄语言接触

2.2.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2.3 “五·四”至解放前时期俄源词的引进

2.3.1 大批俄苏译著出版发行与汉俄语言接触

2.3.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2.4 中苏友好时期汉俄语言接触与俄源词的引进

2.4.1 自上而下的“苏联热”与汉俄语言接触

2.4.2 俄源词的引进与特点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俄源词语音本土化及主要动因

3.1 俄源词音节结构类型演变及方式

3.1.1 俄语A类音节结构在汉语中的演变

3.1.2 俄语C类音节结构在汉语中的演变

3.1.3 俄源词音节结构演变方式

3.2 汉俄音系匹配类型及方式

3.2.1 汉语声母匹配俄语词首辅音

3.2.2 汉语韵母匹配俄语元音

3.2.3 特殊匹配

3.2.4 汉俄音系匹配方式

3.3 俄源词语音本土化的主要动因

3.3.1 汉俄语音差异

3.3.2 汉语母语者的认知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俄源词词汇本土化及主要动因

4.1 俄源词结构演变类型

4.1.1 音译语素组合构词

4.1.2 汉俄混合式构词

4.1.3 借俄重组式构词

4.1.4 喻义仿造式构词

4.1.5 汉语简缩式构词

4.2 不同结构类型在汉语中的竞争

4.2.1 意译形式取代音译形式

4.2.2 意译形式与音译形式并存

4.2.3 音译形式独立

4.3 俄源词表意本土化

4.3.1 音义相兼

4.3.2 词义变化

4.3.3 语用意义变化

4.3.4 影响汉语固有词词义

4.4 俄源词词汇本土化的主要动因

4.4.1 适应汉语语言系统

4.4.2 社会、心理、文化等因素的促动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活力

5.1 俄源词在汉语中的总体活力

5.1.1 失去活力俄源词的分布

5.1.2 有活力俄源词的分布

5.2有活力俄源词的特点

5.2.1 活力程度

5.2.2 活力特征

5.3 影响俄源词活力的因素

5.3.1 语言因素对俄源词活力的影响

5.3.2 社会因素对俄源词活力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刘定慧;

  • 作者单位

    吉林大学;

  • 授予单位 吉林大学;
  • 学科 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黄玉花;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S9TS8;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