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氧分子基态和激发态的势能函数及振动能级研究
【6h】

氧分子基态和激发态的势能函数及振动能级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图表目录

声明

致谢

第一章绪论

1.1简介

1.2研究分子基态和激发态的方法

1.3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

1.4原子分子的物理结构模型

1.4.1线性谐振子模型

1.4.2线性谐振子模型的振动光谱项表示

1.4.3非谐振子模型

1.4.4非谐振子模型的振动光谱项表示

1.5双原子分子的势能函数

1.5.1势能曲线和力学性质

1.5.2力常数与光谱数据的关系

1.5.3势能函数形式

1.5.4基态双原子分子和离子的势能函数

1.5.5低激发态和激发态双原子分子的势能函数

1.5.6本文中采用的势能函数形式

1.6分子离解极限与离解能原理

第二章氧分子基态X3∑-g和激发态b1∑+g离解极限的推导

第三章氧分子的激发态b1∑+g的势能函数与振动能级的计算

3.1几何优化与频率计算

3.2氧分子激发态b1∑+g的势能函数

3.3氧分子激发态b1∑+g的势能函数曲线

3.3.1由理论计算拟和氧分子激发态的势能函数曲线

3.3.2由实验数据导出氧分子激发态的势能函数曲线

第四节 振动能级

第五节 讨论

第四章氧分子基态X3∑-g的势能函数与振动能级的计算

4.1计算方法

4.2氧分子基态势能曲线

4.2.1由理论计算拟合氧分子基态的势能函数曲线

4.2.2由实验光谱常数导出氧分子基态势能函数曲线

4.3振动能级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5.1本文所做的工作

5.2今后的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本文研究了O<,2>分子基态X<'3>∑<'->和激发态b<,1>∑<'+>的势能函数和振动能级。 首先,在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基础上,根据分子电子状态构造群论原理确定出了O<,2>分子基态X<'3>∑<'->和激发态b<,1>∑<'+>合理的离解极限。 其次,利用QCISD(T)、CISD、CID和HF方法在6-311+G*基组下对O<,2>分子激发态b<,1>∑<'+>的平衡结构和谐振频率进行了优化计算,对比所有计算结果,得出QCISD(T)为最优方法;利用QCISD(T)/6-311+G*方法对此态进行单点能扫描计算,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拟合出了PG函数,得到了O<,2>分子激发态b<,1>∑<'+>的势能函数,分别将单点能扫描势能曲线与PG函数曲线和实验势能曲线进行对比,发现曲线符合得较好:之后,利用光谱常数值计算出了O<,2>分子激发态b<,1>∑<'+>的部分振动能级,此振动能级与用实验法得到的光谱常数计算的振动能级符合得较好。 最后,用QCISD(T)方法,分别在6-311++G**、6-311+G*和6-311G*基组下,对O<,2>分子基态X<'3>∑<'->的平衡结构和谐振频率进行了优化计算后;用QCISD(T)/6-311++G**方法对O<,2>分子基态进行了单点能扫描计算,用最小二乘法拟和Murrell-Sorbie函数得出了此态的势能函数,进而计算出了基态的光谱常数,之后,分别将单点能扫描势能曲线与Murrell-Sorbie函数曲线和实验势能曲线对比,发现符合得较好;然后,利用此光谱常数值计算出了O<,2>分子基态X<'3>∑<'->的部分振动能级,此振动能级与用实验法得到的光谱常数计算的振动能级符合得较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