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农保对我国农村家庭养老的影响——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分析
【6h】

新农保对我国农村家庭养老的影响——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研究评述

三、研究方法与结构安排

(一)研究方法

(二)结构安排

四、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一)本文的创新

(二)本文的不足

第一章 新农保影响我国农村家庭养老的机理

第一节 新农保和家庭养老的内涵

一、新农保的基本概念

二、家庭养老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新农保影响农村家庭养老的理论

一、福利经济学理论

二、代际交叠理论

三、代际财富流理论

第三节 新农保影响农村家庭养老的路径

一、新农保影响农村家庭养老的理论路径

二、新农保影响农村家庭养老的现实路径

第二章 新农保和农村家庭养老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

一、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阶段

二、新农保制度介绍

第二节 我国新农保制度的现状

一、我国新农保总体情况

二、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新农保的现状

第三节 我国农村家庭养老的现状

一、农村家庭结构的变化

二、家庭代际关系现状

第三章 新农保影响农村家庭养老的实证分析

第一节 变量设置与模型构建

一、数据来源和变量说明

二、研究方法与模型构建

第二节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第三节 新农保对农村家庭养老影响的断点回归分析

一、新农保对农村家庭养老的影响

二、稳定性检验

第四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第一节 结论

一、新农保对农村家庭养老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二、新农保对农村家庭养老的影响存在地区差异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鼓励参保农民选择更高的缴费档次

二、缩小地区差距

三、提高家庭养老能力

四、促进新农保与商业养老保险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养老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重点,在中国老龄化程度逐渐加深的趋势下,农村老龄人口的养老问题日益突显。国家针对农村老人推出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简称“新农保”),目的是保障农村老人的基本生活。新农保在实现全面覆盖之后,成为了农村家庭养老的重要方式。2019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要提升农村养老公共服务水平,进一步确定养老保险待遇,完善基础养老金调整机制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支持农村养老事业多层次发展,这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完善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  本文从相关理论出发,剖析了新农保影响我国农村家庭养老的机理和路径。在此基础上,使用2015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通过实证分析新农保与我国农村家庭养老之间的关系。本文的导论部分主要是对研究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介绍,阐明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和目的。第一章是本文的理论基础。首先对新农保和家庭养老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在相关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新农保影响我国农村家庭养老的路径。第二章对新农保的发展历程、全国和东中西部新农保的参保现状以及农村家庭养老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第三章构建模糊断点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新农保政策对全国以及东、中西部农村家庭养老的影响。第四章是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文的主要结论有:新农保政策的实施显著增加了家庭各代成员之间的经济活动与交流,实现了家庭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新农保没有明显挤出成年子女对父母的经济支持,反而明显增加了成年子女对父母的经济支持。领取新农保养老金对东部地区农户从子女处获得的经济支持没有显著影响,但是对于已经领取新农保养老金的中西部地区农民而言,其显著提高了子女代际转移支持的概率和金额,所以新农保政策对农村家庭养老具有正向影响。  本文使用了文献研究法、断点回归法、比较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创新之处主要是分别从全国、东、中西部地区差异的角度来考察新农保对家庭养老的影响,发现了新农保养老金对家庭养老具有促进作用,且不同地区对新农保政策的反应也不同,这有助于判断现阶段我国东中西部农村地区的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状况。

著录项

  • 作者

    刘晓飒;

  • 作者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 学科 保险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余洋;
  • 年度 2019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新农保,农村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保险;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