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光热集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的运行优化研究
【6h】

光热集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系统的运行优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1.1.1研究背景

1.1.2研究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现状

1.2.2太阳能集成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现状

1.3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2章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及塔式光热系统建模

2.1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

2.1.1燃气轮机系统建模

2.1.2燃气轮机性能模型

2.1.3三压余热锅炉性能模型

2.1.4蒸汽轮机性能模型

2.1.5联合循环机组性能模型

2.2塔式太阳能集热系统

2.2.1塔式太阳能系统计算模型

2.2.2 ISCC系统计算模型

2.3 Ebsilon Professional仿真软件

2.3.1 Ebsilon Professional概况

2.3.2利用Ebsilon软件建模

2.4 Ebsilon仿真摸拟及数据验证

2.5本章小结

第3章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变工况性能研究

3.1.1环境温度对燃气轮机的影响

3.1.2环境温度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功率和供热量的影响

3.1.3环境温度对余热锅炉效率的影响

3.1.4环境温度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运行效率的影响

3.1.5环境温度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耗率的影响

3.2供热工况下燃机负荷率对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系统的影响

3.2.1燃机负荷率的变化对燃气轮机的影响

3.2.2燃机负荷率的变化对联合循环机组电负荷的影响

3.2.3燃机负荷率的变化对联合循环机组运行效率的影响

3.2.4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热电可行域

3.3本章小结

第4章塔式太阳能互补的联合循环系统分析

4.1 ISCC系统描述

4.2系统模型

4.2.1 Ebsilon模拟模型

4.2.2太阳能光热系统设计参数

4.3典型夏至日ISCC系统分析

4.4典型年全年ISCC系统分析

4.4.1典型年最热月与最冷月发电特性分析

4.4.2系统全年发电特性

4.5传统集成单受热面ISCC方案研究

4.5.1传统ISCC系统介绍

4.5.2传统ISCC系统分析

4.6塔式光热太阳能部分供暖方案分析

4.6.1系统介绍

4.6.2塔式光热太阳能部分供暖运行方案

4.6.3塔式光热太阳能部分供暖系统分析

4.7塔式光热太阳能热互补联合循环系统方案比较

4.8燃气来源及碳减排分析

4.8.1电转甲烷技术介绍

4.8.2完全回收CO2

4.9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声明

致谢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睢士贤;

  • 作者单位

    东北电力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北电力大学;
  • 学科 动力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王升龙;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K1V44;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