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方法与实践研究(1949--1957)
【6h】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方法与实践研究(1949--1957)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论文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

1、对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与政策的研究

2、对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国共产党的工作方法与实践的研究

3、对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的研究

三、论文的研究特色及创新

(一)研究特色

(二)创新之处

四、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

(一)写作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方法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一、马克思、恩格斯民族理论

二、列宁、斯大林民族理论

第二节 理论成果—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一、毛泽东思想的民族理论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

第三节 理论实践—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

一、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二、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第二章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方法的基本要点

第一节 民族工作方法形成的历史背景

一、建国初期我国民族地区社会发展状况

二、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取得的经验

三、民族地区民主改革工作的不断推进

四、国内外各种复杂因素交织的影响

第二节 民族工作方法的主要内容

一、调查研究

二、商量办事

三、宣传教育

四、慎重稳进

第三节 民族工作方法的基本特征

一、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二、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三、共同性与特殊性相结合

第三章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方法的基本实践

第一节 关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落实

一、派出调查团,进行民族识别

二、协商推进民族自治区域的建立

三、宣传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四、积极稳步地建立民族自治区域

第二节 关于民族地区的土地改革

一、调查研究,制定土地改革政策

二、对土地改革政策宣传教育

三、协商开展民族地区的土地改革运功

四、遵循慎重稳进的方针进行土地改革

第三节 关于民族关系的处理

一、调查研究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

二、协商处理民族矛盾和纠纷

三、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

四、有理有节地处理民族关系

第四节 关于少数民族文化建设

一、调查研究少数民族的社会历史

二、对少数民族文化政策宣传教育

三、平等协商的建设少数民族文化

四、谨慎地进行少数民族文化的改革

第四章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方法的历史作用及其现实启示

第一节 民族工作方法的历史作用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开辟了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三、为中国特色民族工作方法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四、为世界其他国家开展民族工作提供了方法借鉴

第二节 民族工作方法的现实启示

一、开展民族工作,要坚持党的领导

二、制定民族政策,要坚持群众路线

三、解决民族问题,要因“民族”制宜

四、搞好民族工作,要注重思想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杨芳芳;

  • 作者单位

    青海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青海师范大学;
  • 学科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马存孝;
  • 年度 2020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TU5TG6;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