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钢铁厂烟粉尘排放特性及扩散迁移规律研究
【6h】

钢铁厂烟粉尘排放特性及扩散迁移规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绪论

1.1相关术语

1.1.1颗粒物

1.1.2烟粉尘

1.2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1.2.1大气环境污染现状

1.2.2钢铁工业发展进程及烟粉尘排放现状

1.2.3能源环境交叉学科发展趋势

1.3钢铁厂烟粉尘排放源概述

1.4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烟粉尘采样分析技术进展

1.4.2烟粉尘排放特性研究进展

1.4.3烟粉尘扩散迁移研究进展

1.4.4已有研究工作评述

1.5.1研究目标及内容

1.5.2技术路线

第2章钢铁厂烟粉尘排放特性

2.1采样与分析方法

2.1.1采样对象的选择

2.1.2样品采集和制备

2.1.3排放特性分析方法

2.1.4采样质量控制

2.2钢铁厂烟粉尘质量浓度分析

2.3钢铁厂烟粉尘粒径分布分析

2.4钢铁厂烟粉尘指纹特征分析

2.4.1烟粉尘形貌特征分析

2.4.2烟粉尘化学组成分析

2.5无组织烟粉尘排放特性分析

2.6本章小结

第3章钢铁厂烟粉尘排放因子及排放量

3.1钢铁厂烟粉尘排放因子计算方法

3.2钢铁厂烟粉尘排放因子

3.2.1典型钢铁厂烟粉尘排放因子计算

3.2.2典型钢铁厂烟粉尘排放因子分析

3.2.3钢铁厂烟粉尘排放因子对比分析

3.3钢铁厂烟粉尘排放量核算及分析

3.3.1典型钢铁厂烟粉尘排放量核算

3.3.2钢铁厂烟粉尘排放量分析

3.4本章小结

第4章钢铁厂烟粉尘排放评价指标及其影响因素

4.1现有烟粉尘排放评价指标调查研究

4.1.1国内外烟粉尘排放指标

4.1.2现有排放指标评述

4.2钢铁厂烟粉尘排放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构建原则

4.2.2评价指标

4.2.3数据采集方法

4.3钢铁厂烟粉尘排放指标影响因素及分析

4.3.1烟粉尘排放指标的影响因素

4.3.2资源能源消耗量的影晌

4.3.3烟粉尘粒径分布及除尘效率的影响

4.3.4产品产量及产业结构的影响

4.3.5生产设备规模的影响

4.3.6烟粉尘排放统计周期的影响

4.4本章小结

第5章钢铁厂烟粉尘扩散迁移规律

5.1计算模型及方法

5.1.1扩散模型的选择

5.1.2AERMOD扩散模型

5.2气象条件和地形条件分析

5.3有组织排放源扩散迁移规律

5.3.1研究范围及排放清单

5.3.2年均扩散迁移预测结果与分析

5.3.3日均扩散迁移预测结果与分析

5.3.4时均扩散迁移预测结果与分析

5.3.5源强变化对扩散迁移的影响

5.4无组织排放源扩散迁移规律

5.4.1研究范围和排放清单

5.4.2年均扩散迁移预测结果与分析

5.4.3日均和时均扩散迁移预测结果与分析

5.5预测最大值对应的重污染气象条件

5.6钢铁厂烟粉尘总沉降量分析

5.7模型验证及误差分析

5.8本章小结

第6章结论与展望

6.1结论

6.2创新点

6.3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著/专利

作者简介

展开▼

著录项

  • 作者

    李小玲;

  • 作者单位

    东北大学;

  • 授予单位 东北大学;
  • 学科 热能工程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蔡九菊;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chi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