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安徽白鹭洲战国墓出土漆甲回软方法研究
【6h】

安徽白鹭洲战国墓出土漆甲回软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战国时期楚墓出土漆甲概况

1.2.1 战国时期楚墓漆甲出土情况

1.2.2 漆皮甲存在主要病害调查

1.3 出土漆器保护研究综述

1.3.1 出土漆器工艺材质研究综述

1.3.1 饱水漆器脱水保护研究综述

1.3.2 漆膜回软方法研究综述

1.4 研究内容、意义和创新点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3 创新点

第2章 漆甲回软方法条件优选

2.1 白鹭洲战国墓出土漆甲保存现状

2.2 白鹭洲战国墓出土漆甲制作材料及工艺分析

2.2.1 实验方法

2.2.2 实验结果

2.3 漆甲回软因素水平筛选

2.3.1 漆甲回软材料筛选

2.3.2 温度筛选

2.3.3 回软时间选择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漆甲回软方法研究

3.1 漆甲回软实验

3.1.1 实验材料

3.1.2 实验样品

3.1.3 回软实验

3.2 结果与评价

3.2.1 色差分析

3.2.2 回软效果评估

3.2.3 保持时间评估

3.3 极差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漆甲回软机理研究

4.1 实验方法

4.1.1 红外光谱分析

4.1.2 热重分析

4.1.3 扫描电镜观察

4.1.4 溶胀度分析

4.2 实验结果分析

4.2.1 红外光谱分析

4.2.2 热重分析(TGA)

4.2.3 扫描电镜观察

4.2.4 溶胀度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回贴实验

5.1 漆甲保存状况

5.2 清理甲片

5.2 回软甲片

5.4 回贴甲片

5.5 修复效果

5.6 保存环境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我国是漆树的原产国,我们的祖先在新石器时代就开始收割、使用生漆。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先民不断提高漆器制作技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漆文化。安徽省六安市白鹭洲战国墓M585出土了一批漆甲片,整体保存较好,数量较多,制作精美,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为研究这一时期军事、技术、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并为墓主人身份判定提供一定的依据。但是漆甲片存在脆化、裂隙、变形等病害,需要对其进行保护修复,而漆膜的回软技术是保护的关键部分。
  前人的研究中,对漆膜回软药品浓度、回软温度、回软时间等条件的选择主要是依靠经验,而未有一个科学的筛选。特别是在漆膜回软机理方面,研究者只做了漆膜回软前后结构的对比研究,而未对其回软过程进行具体分析。
  本论文主要进行以下工作:首先分析甲片的保存状况、存在病害;其次,通过超景深显微观察、扫描电镜观察、红外光谱等手段对出土漆甲的制作材料、工艺进行分析,为漆甲的保护修复工作、回软机理研究提供依据;再次,通过实验对漆甲回软条件进行科学筛选,得到回软漆甲的最适条件;最后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红外光谱分析、热重等微观分析手段对不同回软时间的漆甲进行检测,探讨漆膜的软化机理。
  通过以上研究筛选出白鹭洲战国墓出土漆甲的最佳回软条件,即:回软试剂为70%的1,2-丙二醇、回软温度100℃、回软时间24h。同时得到该条件下漆膜回软的微观机理:漆膜在回软过程中,发生物理溶胀和化学溶胀作用,发生物理溶胀的过程中,1,2-丙二醇充填到漆膜大分子间隙中,增大了漆膜大分子间的距离,降低了漆膜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作用力,造成漆膜内部应力下降;而化学溶胀的过程中,漆膜内部分子链发生断裂,降低漆膜结构的整体性,使漆膜内部应力下降,从而达到软化漆膜的效果。

著录项

  • 作者

    岳婧津;

  • 作者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授予单位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学科 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龚德才;
  • 年度 2017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漆器;
  • 关键词

    漆甲; 软化机理; 物理溶胀; 化学溶胀;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