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Fe-C-Mn合金中奥氏体-铁素体相变的相场模拟
【6h】

Fe-C-Mn合金中奥氏体-铁素体相变的相场模拟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奥氏体-铁索体相变

1.2.1 元素分配

1.2.2 组织演变

1.3 介观尺度研究方法

1.3.1 蒙特卡罗(Monte Carlo)方法

1.3.2 元胞自动机(Cellular Automaton)方法

1.3.3 相场(Phase Field)方法

1.4 本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2章 奥氏体-铁素体相变模型和相场方法

2.1 引言

2.2.1 铁素体形核模型

2.2.2 铁素体生长模型

2.3 奥氏体-铁素体相变的相场模型

2.3.1 Chen模型

2.3.2 WBM模型

2.3.3 Steinbach模型

2.3.4 Moelans模型

2.4 相场变量与参数

2.4.1 相场变量

2.4.2 相场参数

2.5 相场方程的求解

2.5.1 动力学方程

2.5.2 数值计算方法

2.5.3 初始化与边界条件

2.5.4 计算效率与数值稳定性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Fe-C二元合金中奥氏体-铁素体相变的相场模拟

3.1 引言

3.2.1 相变相场方程

3.2.2 Fe-C二元合金相变的热力学模型

3.2.3 动力学参数

3.3 模拟条件

3.4 奥氏体-铁素体等温相变模拟

3.4.1 相界面迁移驱动力

3.4.2 相变过程中的微观组织演变

3.4.3 相变过程中C原子的扩散行为

3.5 不同等温温度下奥氏体-铁素体相变相场模拟的结果

3.5.1 不同等温温度下奥氏体-铁素体相变驱动力

3.5.2 不同等温温度下微观组织演变

3.5.3 不同等温温度下转变动力学

3.5.4 不同等温温度下C浓度场演化

3.5.5 相变温度对相变特征演化规律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Fe-C-Mn三元合金中奥氏体-铁素体相变的相场模拟

4.1 引言

4.2 Fe-C-Mn三元合金相变的相场模型

4.2.1 自由能耗散模型

4.2.2 两种相变模式下的相场方程

4.2.3 Fe-C-Mn三元合金相变的热力学模型

4.3 模拟条件

4.4 两种相变模式下的模拟结果

4.4.1 铁素体晶粒的生长形貌

4.4.2 相变动力学

4.5 不同Mn含量合金的模拟结果

4.5.1 Mn含量对相变驱动力的影响

4.5.2 Mn含量对微观组织演化的影响

4.5.3 Mn含量对C浓度场演化的影响

4.5.4 Mn含量对转变动力学的影响

4.5.5 Mn含量对相变特征演化规律的影响

4.5.6 不同Mn含量下的耗散自由能变化情况

4.5.7 铁素体生长停滞现象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不同晶界特征下铁素体生长的相场模拟

5.1 引言

5.2 铁素体各向异性生长的相场模型

5.2.1 相场方程

5.2.2 相界面模型参数与物性参数

5.3 模拟条件

5.4 不同晶界特征下铁素体生长的模拟结果

5.4.1 奥氏体晶界能的影响

5.4.2 铁素体/奥氏体晶界取向差的影响

5.4.3 三叉晶界处铁素体晶粒生长特征

5.4.4 多晶组织模拟结果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它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展开▼

摘要

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材料性能需求,先进钢铁材料的发展吸引了广泛地关注。钢铁材料的力学性能与其组织状态紧密相关,其中,奥氏体-铁素体相变是钢铁材料加工制备和热处理过程中发生的较为普遍的物理冶金现象。合金中发生的奥氏体-铁素体相变会改变材料的组织状态,从而影响室温下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钢铁材料中奥氏体-铁素体相变的微观组织转变及其动力学,对合金成分设计和加工工艺优化以获得所需要的材料组织和性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本文结合相场模拟对不同成分及加工工艺条件下Fe-C-Mn合金中发生的奥氏体-铁素体相变进行研究。
  首先建立Fe-C二元合金的奥氏体-铁素体相变相场模型,模拟了两相区发生的奥氏体-铁素体等温相变过程。模型中考虑了C元素扩散和相界面迁移两个因素的共同作用。通过分析铁素体生长过程中C的扩散行为,发现奥氏体/铁素体相界面处于非平衡状态,相变过程表现为混合控制生长的特征。随着相变的进行,奥氏体-铁素体相变逐渐从界面控制生长转变为扩散控制生长模式。利用该相场模型进一步研究了不同等温温度对奥氏体-铁素体相变中微观组织和C浓度场演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等温温度的降低,铁素体形核率增大,铁素体相变平衡体积分数增加,但奥氏体内部C浓度分布的不均匀程度加剧,较低温相变温度下的终态微观组织呈现为不规则细小铁素体晶粒围绕分散分布的残余奥氏体的两相结构。且随等温温度的降低,奥氏体-铁素体相变表现出由扩散控制生长模式向界面控制生长模式转化的趋势。
  为研究Fe-C-Mn三元合金在临界区等温时发生的奥氏体-铁素体相变,本文针对Fe-C-Mn三元合金建立了相场模型。基于Gibbs自由能守恒理论,在相场模型中考虑了替换型元素Mn在奥氏体/铁素体相界面内扩散所导致的自由能耗散,描述了Fe-C-Mn三元系合金中因Mn在相界面偏聚所导致的相变停滞和相变不完全现象。利用相场模型研究了不同Mn含量对奥氏体-铁素体相变微观组织转变和相变动力学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Mn含量的增加,铁素体晶粒的生长形貌从椭圆状向扁平状转变,奥氏体内C浓度降低,铁素体相的转变速率和体积分数降低,Mn在奥氏体/铁索体相界面内扩散所导致的溶质拖曳现象越明显,相变不完全程度加剧,奥氏体-铁素体相变过程更易表现出界面控制生长模式。
  最后,利用Fe-C-Mn三元合金的奥氏体-铁素体相变相场模型,模拟了相变过程中不同晶界特征下铁素体晶粒的形貌与生长动力学。模型中通过能量梯度系数和耦合项系数的协同变化,定量表达晶界能与晶界迁移率的各向异性,同时固定相场界面宽度来保证计算精度。模拟结果显示:随着原奥氏体晶界能与铁素体-奥氏体晶界能比值σγ,γ/ρα,γ的增加,三叉相界面处的平衡角β减小,铁素体晶粒沿原奥氏体晶界与垂直于奥氏体晶界方向的生长速率差变大。铁素体与奥氏体晶粒间的晶粒取向越接近,铁素体生长越缓慢。应用该模型模拟了多晶组织的演化过程,不同奥氏体晶界处铁素体晶粒表现出不同的生长形貌,揭示了不同类型晶粒形貌与晶粒间之间的取向关系,并与实际金相组织对比,结果两者吻合较好。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