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治疗重度及以上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静脉糖皮质激素减量标准的研究
【6h】

治疗重度及以上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静脉糖皮质激素减量标准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指标测定

3 安全性评价

4 受试者权益保护

5 统计分析

6 技术路线图

结果

1 基本临床资料

2 两组各炎性指标比较

3 判别分析

讨论

2 重度支气管哮喘与炎性因子TNF-α及糖皮质激素

3 重度支气管哮喘与炎性因子GM-CSF及糖皮质激素

4 重度支气管哮喘与炎性因子ECP及糖皮质激素

5 重度支气管哮喘与糖皮质激素及年龄

6 重度支气管哮喘与糖皮质激素及用药时间

7 判别方程的建立与糖皮质激素的减量

8 本研究不足之处

结论

参考文献

英汉缩略词对照表

附录

致谢

激素抵抗型哮喘与炎性因子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综述

声明

展开▼

摘要

目的:1.探讨静脉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度及以上急性发作期的支气管哮喘首次糖皮质激素减量失败的原因。2.治疗重度及以上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静脉糖皮质激素减量方程的制定。  方法:从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及赤水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入院病人中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出符合诊断为哮喘急性发作期重度及以上的患者,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需录入基本资料(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获得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前的相关指标(生命体征及肺部体征等用于症状评分),动脉血液标本(用于血气分析),静脉血液标本,尽快离心(10min,3000r/min)并提取血清保存于-70℃冰箱以备用。通过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炎性指标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常规解痉平喘药物的基础上,静脉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甲强龙80mg/天),达到常规临床减量标准时,对糖皮质激素进行减量(由80mg/天减为40mg/天),获得患者此时动脉及静脉血液标本(分别用于测量动脉血气分析及炎性指标IL-8、TNF-α、GM-CSF、ECP)。根据患者首次糖皮质激素减量(由80mg/天减为40mg/天)是否成功将标本分为糖皮质激素减量成功组与失败组,组内分为治疗前与治疗后。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最终纳入39例重度及以上急性发作期的支气管哮喘患者,其中成功组33例,失败组6例。1.39例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症状评分及炎性因子(IL-8、TNF-α、GM-CSF、ECP)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激素减量成功组和失败组治疗前后炎性因子(IL-8、TNF-α、GM-CSF、ECP)、PaCO2均有所下降,PaO2均上升,成功组上述指标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失败组炎性因子ECP、TNF-α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IL-8、GM-CSF、PaCO2、PaO2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炎性因子(IL-8、TNF-α、GM-CSF、ECP)及PaCO2、PaO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两组患者年龄、性别及治疗后的PaCO2、PaO2及炎性因子等指标运用判别分析,采用Bayes判别函数,应用逐步判别法得到判别方程,得出的判别方程为:Y成功组=-21.660+0.478IL-8+0.022TNF-α+0.925PaCO2,Y失败组=-44.693+1.036IL-8+0.072TNF-α+1.233PaCO2。将患者相应指标测定值代入上述两个方程,得分最高的一类就是该患者相应的类别,最终得出用于患者是否适宜行糖皮质激素减量的判别公式。并对方程进行回代,对回代判别情况进行分析,合计判定正确率:94.87%,其中将失败组患者判定为失败的准确率高达100%,将成功组患者判定为成功的准确率为93.9%。  结论:1.糖皮质激素能够有效改善重度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的症状,提高PaO2,降低PaCO2。2.糖皮质激素能够有效降低重度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血清炎性因子IL-8、TNF-α、GM-CSF、ECP的含量。3.糖皮质激素减量成功组与糖皮质激素减量失败组血清中炎性因子对糖皮质激素的效应存在差异可能与体内炎性因子对糖皮质激素敏感性不一致有关。4.采用Bayes判别函数,使用逐步判别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后所有指标进行分析得出判别方程,所得判别方程可用于静脉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度及以上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减量时机的辅助判断。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