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城市宣传片的三重属性及其实现——以敦煌文博会宣传片变更事件为例
【6h】

城市宣传片的三重属性及其实现——以敦煌文博会宣传片变更事件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第一章 城市宣传片的大众性

第一节 当代审美文化背景

一、审美感性的生成

二、视觉性成为文化的主因

第二节 城市宣传片的受众导向

一、正视大众的娱乐诉求

二、基于大众性的比较分析

第二章 城市宣传片的审美建构

第一节 影像的审美距离

一、“距离”是审美的前提条件

二、影像的直观性及“无距离”的审美倾向

三、城市宣传片如何营造审美距离

第二节 音乐的合理运用

一、音乐的功能:营造氛围、兴发情感

二、突出地域风格

三、声音与画面的关系

四、客观音乐的运用

第三章 城市宣传片的人文价值

第一节 宣传片的定位与价值表达

一、人是艺术的核心主题

二、消费社会背景下的享乐主题

三、城市宣传片的消费导向和政治宣传导向

四、城市宣传片中人文价值的闪烁

第二节 人文价值:国家形象的建构策略

一、国家形象建构中的误区

二、传递人文精神,获得文化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1994年,由威海市旅游局主持拍摄的城市宣传片《中国威海》登陆央视,中国第一部城市宣传片由此诞生,开城市宣传片之先河,引起了广泛关注和其它城市的纷纷效仿。城市宣传片以影像的方式,借助现代传媒的手段,通过展示城市的风格面貌、文化底蕴、精神气质,增进人们对城市的了解,增强人们对城市的认同感,是传播城市形象,塑造城市品牌的重要途径。在一定的情境下,城市宣传片还承担着国家形象建构的功能。  城市宣传片作为影视文化产品具多义性,有商业价值、审美价值和官方意识形态传播的多种属性,大众的广泛接受是其价值实现的基础。因此,基于当下的消费文化语境,认清当下流行的审美观念,才能创作出符合观众审美要求的作品。其次,城市宣传片以影像为载体,首先是一种影视艺术,视听语言和艺术表现手法的运用,不仅体现出创作者的艺术水准,也是城市宣传片作为一种影视艺术的根基所在。创作者应该具有艺术的情怀和水准,以无限的热情投入到艺术创作当中,从中国传统艺术中吸取营养,运用恰当的艺术手法,营造审美距离,给观众以想象和联想的空间,引发观众主动的审美参与,化“物像”为“意象”。再次,枯燥单调的口号和说教难以吸引观众,单纯的城市风光展示,虽然能给观众带来视听享受,但不足以引发观众精神上的共鸣和认同。城市宣传片应该通过其承载和传达的人文精神体现价值观念,引发观众情感上的共鸣,使观众在形而上的体悟与思考中完成对城市文化的理解,实现对城市精神的认同,使城市形象深入人心。  本文通过敦煌文博会新旧两部城市宣传片的比较研究,结合近年来其它具有代表性的城市宣传片,选取相关例证,联系自身实践经验,站在客观的立场,探讨城市宣传片创作的理论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