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中国纵向价格垄断——形态、来源、损害、认知误区与豁免
【6h】

中国纵向价格垄断——形态、来源、损害、认知误区与豁免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竞争政策的目的

1.2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定义

1.4.1 经营者

1.4.2 反垄断问题中协议的概念

1.4.3 垄断协议的构成要件与分类

1.4.4 纵向协议

1.4.5 转售价格维持(RPM)

1.4.6 纵向价格垄断

1.4.7 转售价格维持的豁免

1.5 概念阐释与说明

1.5.1 分销层级的定义

1.5.2 价格体系维护

1.5.3 价格决策过程与价格结算过程的透明度

1.5.4 纵向价格限制行为的市场覆盖率

1.5.5 纵向价格垄断的累积效应

1.5.6 纵向价格垄断的损害

1.5.7 委托-代理冲突

1.5.8 费米估算

1.5.9 关于“转售价格维持”和“纵向价格垄断”在本文语境下的关系与转换问题

1.5.10 广义、狭义与具体的纵向价格垄断(转售价格维持)行为

第2章 执法经验与实践动态——欧盟、美国与中国

2.1 欧盟对转售价格维持问题的规制

2.1.1 欧盟在转售价格维持问题上的执法经验对中国的意义

2.1.2 欧盟在商品零售领域的市场经济环境

2.1.3 欧盟在转售价格维持方面的政策目标

2.1.4 欧盟目前关于转售价格维持问题的法律与重要政策

2.1.5 欧盟对于转售价格维持行为的禁止与豁免规则

2.1.6 欧盟各成员国对转售价格维持的执法思路

2.2 美国对转售价格维持问题的规制

2.2.1 美国在转售价格维持问题上的执法经验对中国的意义

2.2.2 美国在商品零售领域的市场经济环境

2.2.3 美国在转售价格维持方面的政策目标

2.2.4 美国司法领域在转售价格维持问题上的独特性

2.2.5 美国司法领域对于转售价格维持问题执法态度的变化沿革

2.2.6 Leegin案——合理性分析框架、司法实务与反响

2.2.7 基于中国反垄断法律体系看leegin案

2.3 中国对转售价格维持问题的规制

2.3.1 中国有关纵向价格垄断的法律法规

2.3.2 中国纵向垄断的执法部门

2.3.3 中国在商品零售领域的市场经济环境

2.3.3 中国在转售价格维持方面的政策目标

2.3.5 中国目前纵向价格垄断行为的特征

第3章 纵向价格垄断的分类——基于中国执法实践

3.1 根据纵向价格垄断的主导力量分类

3.1.1 上游主导型

3.1.2 共同主导型

3.1.3 下游主导型

3.2 根据纵向价格垄断的实施方式分类

3.2.1 直接控制型

3.2.2 间接控制型

3.3 根据纵向价格垄断的控制手段分类

3.3.1 经济处罚型

3.3.2 奖励执行型

3.3.3 差别待遇型

3.3.4 供应控制型

3.3.5 撤销合作型

3.4 根据纵向价格垄断协议的协议类型分类

3.4.1 合同约定型

3.4.2 管理政策型

3.4.3 秘密执行型

3.4.4 默认许可型

第4章 经营者实施纵向价格垄断的根本原因

4.1 相应管理能力的缺乏、经营管理人员的管理惰性与利益诉求

4.1.1 说明

4.1.2 价格体系管理能力的缺乏

4.1.3 经营管理人员对于价格体系管理的不理解与管理惰性

4.1.4 管理路径依赖

4.1.5 避免品牌内价格战

4.1.6 维持分销商利润率

4.1.7 维持制造商利润率

4.1.8 控制零售商强行索要促销支持费用的行为

4.1.9 小结——纵向价格垄断的非法“竞争优势”

4.2 纵向价格垄断的感染、传染与恶变效应

4.2.1 说明

4.2.2 造成纵向价格垄断感染、传染与恶变效应的诱因

4.2.3 纵向价格垄断的感染

4.2.4 纵向价格垄断的传染

4.2.5 纵向价格垄断的恶变

4.2.6 小结

4.3 为实现或变相实现横向垄断

4.3.1 说明

4.3.2 与纵向价格垄断沿横向损害方向恶变的区别

4.3.3 便利于形成制造商卡特尔

4.3.4 便利于形成分销商卡特尔

4.4 为实现或变相实现市场力量恶意利用

4.4.1 说明

4.4.2 市场力量(市场支配能力)

4.4.3 与纵向价格垄断沿滥用损害方向恶变的一致性

4.4.4 被具有市场力量的制造商(供应商)恶意利用

4.4.5 被具有市场力量的分销商恶意利用

第5章 分销体系分销层级数、分销效率与纵向价格垄断

5.1 衡量商品分销效率的指标——渠道成本占比

5.2 分销层级数与分销效率、价格秩序间的关系

5.2.1 分销层级数与分销效率间的关系

5.2.2 分销层级数与价格秩序间的关系

5.3 纵向价格垄断行为与商品分销层级数间的关系

5.3.1 制造商设计分销体系时与消费者目标间的差异

5.3.2 纵向价格垄断与商品分销层级数问的关系

第6章 纵向价格垄断的损害

6.1 纵向价格垄断损害的性质

6.1.1 纵向价格垄断中的纵向损害

6.1.2 纵向价格垄断中的横向损害

6.1.3 纵向价格垄断中的滥用损害(市场力量恶意利用)

6.2 纵向价格垄断本身即具有的损害

6.2.1 说明

6.2.2 纵向价格垄断严重侵害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6.2.3 纵向价格垄断损害了希望进行价格竞争的下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6.2.4 纵向价格垄断会改变商品的价格透明度,从而扭曲商品的价格形成机制

6.2.5 纵向价格垄断阻碍了正常的竞争效率传导,削弱了抵消性买方市场力量的作用,降低甚至消除来自分销商层面的降价压力

6.2.6 纵向价格垄断排除、限制了品牌内的价格竞争

6.2.7 纵向价格垄断阻碍了分销环节经营模式的创新和经营效率的提升

6.3 因纵向价格垄断累积效应的显著化而新形成的损害

6.3.1 说明

6.3.2 纵向价格垄断会改变整个相关市场的价格透明度,从根本上破坏市场分散决策机制

6.3.3 当市场中普遍存在纵向价格垄断时,生产商特别容易形成基于默契的“共谋均衡”,即相当于市场中存在一个基于默契的“横向卡特尔”

6.3.4 纵向价格垄断削弱了分销层面不同品牌间的价格竞争

6.3.5 纵向价格垄断无助于企业提升效率、改善销售管理能力和提高市场拓展能力

6.4 纵向价格垄断还可能具有的额外损害

6.4.1 说明

6.4.2 当纵向价格垄断条款与限制商品销售地域条款相结合时,会对商品的自由流通产生严重的阻碍作用

6.4.3 当纵向价格垄断条款与歧视销售渠道条款相结合时,会强化歧视效果

6.4.4 当纵向价格垄断协议规定分销商必须针对销售价格、销售地域、销售渠道等问题彼此进行监督的话,则其实施效果非常类似横向垄断

6.4.5 纵向价格垄断协议可能会被用于排挤竞争对手

6.4.6 纵向价格垄断协议可能会被用于联合抵制行为

6.4.7 利用纵向价格垄断不断提升商品价格

6.5 衡量纵向价格垄断损害程度的几种主要因素

6.6 小结

6.6.1 目前中国存在的纵向价格垄断行为危害非常巨大

6.6.2 对纵向价格垄断的执法更容易,执法效果更强

6.6.3 不解决以限制销售区域为代表的纵向非价格限制行为的执法问题.对纵向价格垄断的执法最终会以效果有限告终

第7章 对纵向价格垄断的一些错误认知

7.1 对纵向价格垄断危害的错误认知

7.1.1 错误认知1:中国的纵向价格垄断的危害低

7.1.2 错误认知2:未执行到位的纵向价格垄断的危害低

7.2 对纵向价格垄断认定标准的一些错误认识

7.2.1 错误认知3:经营者市场份额必须达到一定程度后才会被判定纵向价格垄断

7.2.2 错误认知4:经营者如果属于中小型企业的话应当不受《反垄断法》限制

7.2.3 错误认知5:纵向价格垄断的执法范围不包括代理协议

7.2.4 错误认知6:由于某些代理协议训中代理人无权规定销售价格或是提供销售合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是没有纵向价格垄断问题的

7.2.5 错误认知7:Leegin案先例表明纵向价格垄断(转售价格维持)问题在中国也应该适用合理分析框架

7.3 对纵向价格垄断的一些错误辩解

7.3.1 错误认知8:当纵向价格垄断没有为企业带来明显利润时,不应对企业进行处罚或应尽量从轻处罚

7.3.2 错误认知9:“搭便车”问题是为纵向价格垄断辩护的好理由

7.3.3 错误认知10:“提高中小经营者经营效率,增强中小经营者竞争力”是纵向价格垄断的辩护理由

7.3.4 错误认知11:所谓的“建议零售价”、“建议最低零售价”、“最高限价”、“参考价”等

第8章 转售价格维持的豁免

8.1 中国《反垄断法》关于转售价格维持问题的豁免规制与程序

8.1.1 中国《反垄断法》对垄断协议豁免程序的规定

8.1.2 当前实际可行的转售价格维持豁免途径

8.2 影响转售价格维持行为除外豁免的因素

8.2.1 基于可操作角度对转售价格维持行为除外豁免规则的解读

8.2.2 中国《反垄断法》框架下除外豁免规则的漏洞

8.3 几种可能适用《反垄断法》除外豁免规则的转售价格维持行为

8.3.1 救助救灾过程中高于正常市场价格但低于受灾地价格的转售价格固定

8.3.2 在商品价格因非市场因素出现极度明显的上扬波动时给予的临时性转售价格固定

8.3.3 对必须大幅低于正常价格进行销售的存在特殊经历或特殊情况的商品的转售价格维持

8.3.4 新产品上市推广期的短期转售价格维持

8.3.5 产品升级换代时的短期转售价格维持

8.3.6 商品出厂价面临重大调整时的短期转售价格维持

8.3.7 促销/推广过程中的短期转售价格或转售价格水平固定

8.3.8 针对特殊优惠群体的转售价格固定

8.3.9 针对首次购买行为的转售价格固定

8.3.10 针对重复购买行为的转售价格固定

8.3.11 限制商品名义零售原价(媒体宣传原价)

8.3.12 涉及合理“双重定价"问题的转售价格维持

8.3.13 商品涉及复杂售前服务,“搭便车"问题最好通过转售价格维持来解决时

8.4 对于特殊行业或领域的适用例外(Exception)

8.4.1 设置反垄断适用f孤JYb规则的原因

8.4.2 针对农业问题的适用例外

8.4.3 最低工资问题的适用例外

8.4.4 针对职业体育的适用例外

8.4.5 针对出版物转售价格维持的适用例外

8.4.6 针对政府定价商品(农产品除外)的适用例外

第9章 政策建议与总结

9.1 对于中国纵向价格垄断问题的建议

9.1.1 合并《反垄断法》第十四条第(一)项和第(二)项

9.1.2 修正《反垄断法》第十五条在除外豁免规则上的漏洞

9.1.3 深入研究纵向协议中关于划分地域、划分市场、歧视销售地域、歧视销售渠道等纵向非价格限制行为的反垄断规制问题,制定相关法律

9.1.4 补充关于最低工资保障制度的反垄断问题衔接

9.1.5 尽快研究制定对于职业体育领域的反垄断适用例外规则

9.1.6 废除上海强生案一审、二审的案例参考作用

9.1.7 加强反纵向价格垄断的执法力量和执法力度

9.1.8 警惕变相或被伪装的纵向价格垄断行为

9.1.9 尽快完善对于下游经营者的罚则问题

9.1.10 纠正GDP贡献量等于经营效率的错误认识,反纵向价格垄断的贡献更集中于福利层面

9.1.11 加强对纵向价格垄断(转售价格维持)问题的教育

9.1.12 研究细化的企业分销问题指南

9.1.13 研究中国反垄断执法机构的合并问题

9.2 本文创新之处

9.3 本文的遗憾

9.3.1 未详尽分析纵向价格垄断的风险问题

9.3.2 未对纵向价格垄断高发风险领域的特征进行进一步的系统一陛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价格问题作为分销过程中的核心竞争因素,对于相关市场的分销效率、消费者的利益和相关市场的竞争机制有着很大的意义。而中国《反垄断法》自2008年生效以来,对纵向价格垄断问题的规制还尚处于初期阶段。
  笔者非常有幸作为反纵向价格垄断案件组的成员亲身历经了茅台、五粮液价格垄断案、乳粉价格垄断案与奥迪价格垄断案。在实际案件处理过程中,笔者深深感触到由于国情、经济环境与执法历史等方面的原因,中国的纵向价格垄断行为非常普遍,对于中国经济效率和公民的福祉的损害非常惊人。然而,目前中国学界、政界、商界、律师界和公众对于纵向价格垄断行为损害的严重性认识并不到位,对于相关问题的认知也存在诸多错误,对于国外法律与执法经验的翻译与介绍亦曾出现过严重偏差,致使对纵向价格垄断的规制与执法问题在中国障碍重重。同时,由于中国的纵向价格垄断行为大多市场覆盖率很高,与其他对纵向价格垄断问题有着很长时间执法历史的国家和地区相比差异非常巨大,这导致国外对纵向价格垄断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执法先例在中国适用度不高,部分结论甚至完全与中国的实际情况相对立。
  本文分析了纵向价格垄断行为对中国的影响与危害,指出了目前中国对于纵向价格垄断问题存在的一些错误认识。同时基于执法实践和理论分析,探讨性的分析了几种在中国《反垄断法》规定的豁免条件下可以或可能被准许的转售价格维持行为。总而言之,笔者希望能够通过此篇文章抛砖引玉,引发更多的学者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对纵向价格垄断问题实务进行探讨。
  总体而言,本文的主要内容为:
  第一章对文中将会出现的理论和概念进行了解释与定义。
  第二章从欧盟、美国和中国对于转售价格维持的执法实践入手,从市场状态、经济环境、执法历史和执法目的的角度细致分析了三者的差别,强调了中国与欧盟在反垄断法律方面的相似性,并重点指出由于法律内容和司法体系等方面的差别,导致美国的转售价格维持执法先例对中国缺乏直接借鉴意义。
  第三章从纵向价格垄断的分类方法人手,从主导力量、实施方式、控制手段与协议类似四个维度,对纵向价格垄断协议的进行了分类探讨。
  第四章分析了经营者和其雇佣的经营管理人员实施纵向价格垄断的根本目的,并指出相应管理能力的缺乏、经营管理人员的管理惰性与利益诉求才是绝大部分经营者实施纵向价格垄断的内在动力。
  第五章从分销体系设计和价格体系维护的角度解释了为何在分销体系设计存在缺陷时经营者会考虑实施纵向价格垄断,并分析了纵向价格垄断对于分销效率的损害。
  第六章系统性的分析了纵向价格垄断行为是如何造成损害的。
  第七章纠正了一些中国经常出现的对纵向价格垄断行为的错误认知,并着重指出国际公认的“纵向限制的损害通常比横向限制的损害小”结论在中国不适用。
  第八章从中国《反垄断法》的豁免规则与对纵向价格垄断的执法实践出发,探讨性的分析了几种在中国《反垄断法》规定的豁免条件下可以或可能被准许的转售价格维持行为。
  第九章在总结全文的分析结论后,提出了具有实际操作意义的政策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