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公众参与科学传播现状的研究——以科学松鼠会科普实践活动为例
【6h】

公众参与科学传播现状的研究——以科学松鼠会科普实践活动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科学传播

2.2 科普实践活动

2.3 科学传播模式综述

2.3.1 缺失模式

2.3.2 情境模式

2.2.3 参与模式

第3章 科学松鼠会科普实践活动的实证研究

3.1 科学松鼠会线下科普实践活动简介

3.2 基于“万有青年烩”的科普实践活动特点分析

3.2.1 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和引导性

3.2.2 传播内容的多样化和趣味性

3.2.3 传播受众的年轻化和主体性

3.2.4 传播方式的融合化和互动性

3.2.5 传播情境的生活化和时代性

第4章 受众对科学松鼠会线下科普实践活动的评价

4.1 问卷的设计

4.2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4.3 调查结果分析

4.3.1 受访者的个人基本信息

4.3.2 受访者对科学松鼠会线下科普活动的态度

4.3.3 科普线下活动的优劣势分析

4.3.4 受访者的行为改变效果分析

4.3.5 受访者态度的交叉分析

4.4 科普实践活动科学传播模式的构建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和发现

5.1.1 稳固青年群体受众,培养科学传播人才队伍

5.1.2 创新互动式科普实践活动,积极培养科普人才

5.1.3 发挥口碑效应,扩大线下科普实践活动的影响力

5.1.4 加强媒介融合互动,提升科学传播效果

5.2 研究前景和不足

5.2.1 科普实践活动的前景

5.2.2 科普实践活动的困境

参考文献

附录1 科学松鼠会线下科普实践活动的受众态度调查

附录2 “万有青年烩”访谈提纲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科普实践活动是科技传播与普及工作推进的实际载体和手段,在科技传播与普及体系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科学松鼠会开展了丰富的线下科普实践活动,受到了公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一致好评,科学传播效果显著,也起了中国科协技术协会、科委等政府组织的关注和学习,是一项相对被忽略了的高效的科学传播重要手段。如今伪科学知识肆意传播,危害了社会的健康发展,公民科学技术素养仍需不断提升,如何利用好科普实践活动这一受到公众热爱的传播方式也引发了笔者的研究兴趣。本文采用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式,以科学松鼠会旗下“万有青年烩”这一线下科普实践活动作为案例进行定性研究,并利用问卷调查了受众对科学松鼠会科普实践活动的态度,本文希望在此研究基础上能够发现科普实践活动的科学传播模式,从而能够更好地将科普实践活动在中小城市,甚至是农村中推广开来。
   本文主要由六大部分构成,第一章对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创新点和研究内容进行了介绍;第二章对科学传播、科普实践活动、科学传播模式等概念和理论进行了梳理和归纳,第三章以科学松鼠会的线下科普实践活动“万有青年烩”作为案例,用田野调查法和访谈法从传播主体、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传播受众、传播情境五个方面具体分析了科普实践活动的特点,分别总结了公众参与在四个方面的体现;第四章用问卷的方式调查了受众科学松鼠会线下科普实践活动的态度;第五章在三、四两章节基于拉斯韦尔的“5W”元素的具体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科普实践活动的科学传播模式,并进行了具体阐述;第六章在科学松鼠会科普实践活动特点总结和模式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未来科普实践活动发展的一些政策建议,并总结了科普实践活动这一科学传播方式的困境和未来。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