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宋元明清时期汉地观音信仰在社会各阶层中的传播
【6h】

宋元明清时期汉地观音信仰在社会各阶层中的传播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观音信仰是一种流传极为深广的宗教文化现象,对中国文化产年.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宋代以后,佛教开始了在中国的第二个千年,随之出现了各种新的形态和特征。与这种历史进程相一致,观音信仰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宋代以前观音信仰的研究成果已颇为丰硕,宋元明清时期的较为薄弱。考察和研究观音信仰在宋元明清各个社会阶层中的传播状况,以及观音信仰与各个阶层社会生活之间的联系,对认识观音信仰在这一时期的传播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宋元明清时期观音信仰在社会各阶层中的传播与发展,主要有以下特征和影响:  1.皇室官僚阶层的观音信仰,具有社会性和私人性两个层面,前者维护政治统治为主要目的,后者与其它社会阶层信仰的动机大体相同,但这一阶层对推动和发展观音信仰具有直接而巨大的影响力。  2.士大夫阶层的观音信仰,因其社会地位不同而异,他们或出于治国兴邦、或出于精神境界的提升、或出于追求彼岸世界的宗教信仰,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观音信仰和文人的作品创作,具有紧密地相互推动作用。  3.僧侣阶层的观音信仰,宋初主要表现为对道场的修建、经典的翻译与阐释、各种法口的弘扬与实践等,继而在民间信仰基础上的复兴和创新;元明清时期,以继承和保持宋代信仰形态为主,成为后世观音信仰走向民间的成熟时期。  4.民众从自己的现实生活出发,吸收儒家和道教乃至民间宗教中的某些因素,将观音信仰进行各种改造,是观音信仰民俗化、地方化、职能化特征出现的主要原因。  5.宋元明清时期,女性承受着封建礼制、男权社会、生育生产等多重社会压力,成为他们信仰观音的社会根源。女性在家庭组织中拥有特殊的地位,因而对观音信仰的传播和改造做了特殊的贡献。  6.地方化是宋元明清时期观音信仰的显著特征之一,其出现具有多重的社会因素,最主要的原因是和民俗化相结合,成为某一个地区,或某一种民俗流行区域的地方化崇拜对象。  7.职能化也是这一时期观音信仰的重要特征,观音成为主管阴晴雨雪的神灵,是与农业社会生产条件相联系的;观音成为送子保育的神灵,是与传统的生育观念相联系的;观音还成为主管考试的神灵、救治病苦的神灵,都是当时社会问题和民众愿望的反映。  8.观音信仰的广泛传播,形成社会中不可忽视的力量,能够成为各个阶层联系与互动的纽带和桥梁,也能够成为阶级对话的平台。  9.观音信仰在社会各个阶层中的传播,使观音文化中的福慧双修等观念,与传统文化中的忠孝节义等思想相融合,共同铸造了中国古代民众的文化心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