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涝渍胁迫对山乌桕、乌桕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的研究
【6h】

涝渍胁迫对山乌桕、乌桕生理生化特性影响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1 文献综述

1.1 植物涝渍胁迫研究进展

1.1.1 涝渍胁迫成因及定义

1.1.2 涝渍胁迫对植物形态与生长的影响

1.1.3 涝渍胁迫对植物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1.1.4 涝渍胁迫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1.2 山乌桕、乌桕研究现状

1.2.1 种质资源分布

1.2.2 繁殖栽培与引种驯化

1.2.3 生理特性研究

1.2.4 应用价值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试验材料与方法

2.3.3 叶片相对含水量的测定

2.3.4 叶片相对电导率的测定

2.3.5 光合色素含量的测定

2.3.6 丙二醛、可溶性蛋白及保护酶活性的测定

2.3.7 脯氨酸含量的测定

2.3.8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2.3.9 光合参数的测定

2.4 数据统计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涝渍胁迫对山乌桕、乌相幼苗生长的影响

3.1.1 叶片形态特征的变化

3.1.2 苗高生长的变化

3.1.3 地径生长的变化

3.2 涝渍胁迫对山乌桕、乌桕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3.2.1 叶片相对含水量的变化

3.2.2 膜系统的变化

3.2.3 抗氧化酶系统的变化

3.2.4 渗透调节物质的变化

3.3 涝渍胁迫对山乌相、乌桕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

3.3.1 光合色素含量的变化

3.3.2 光合特性的变化

3.4 耐涝性综合评价

3.4.1 各生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

3.4.2 主成分分析

3.4.3 隶属函数分析

4 讨论

4.1.3 光合特性方面

4.2 涝渍胁迫对山乌相、乌桕生理特性的影响

4.2.1 叶片相对含水量方面

4.2.2 膜系统方面

4.2.3 渗透调节物质方面

4.2.4 抗氧化酶系统方面

5 结论

附录

个人简历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山乌桕(Sapium discolor)、乌桕(Sapium sebiferum)是长江中下游流域及华南、西南广泛分布和园林推广应用的优良树种,生态适应性强。研究以2年生山乌桕、乌桕实生苗为试验材料,模拟自然淹水状态,通过观测,对比它们在涝渍环境下的生长、部分生理和光合指标变化,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分析法进行耐涝性综合评价,研究其抗涝特性,主要结果如下:  (1)涝渍胁迫对山乌桕、乌桕幼苗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随着涝渍胁迫时间延长,山乌桕、乌桕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降低,苗高、地径相对增长率降低。试验第14d山乌桕叶片出现变红、枯萎现象,乌桕生长良好;21d乌桕出现不定根和皮孔,山乌桕没有出现。  (2)涝渍胁迫下山乌桕、乌桕幼苗光合色素含量总体变化呈下降趋势,气孔导度Gs先上升后下降,蒸腾速率Tr整体下降;胞间CO2浓度Ci、净光合速率Pn呈持续下降趋势,表明涝渍胁迫下植株正常生长受到影响。  (3)随着涝渍程度的加剧,山乌桕、乌桕叶片相对电导率增大,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其中LH组比ZH组叶片相对含水量下降幅度大,叶片相对电导率升高速率高,LH组山乌桕质膜严重受损。试验0-28d,山乌桕、乌桕MDA含量持续升高,山乌桕上升速率较快;山乌桕SOD活性逐渐升高,第21d开始降低,乌桕则持续增长;胁迫周期内乌桕POD活性始终高于山乌桕。说明胁迫初期山乌桕、乌桕能自我调节,随着胁迫程度的加剧,损伤超过了自身承受能力,生长受到抑制。  (4)涝渍处理后,乌桕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升高,14d后逐渐平稳,山乌桕LH组可溶性蛋白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波动,ZH组先缓慢上升后快速升高。胁迫初期山乌桕、乌桕可溶性糖含量增加,之后山乌桕ZH组保持在较高水平,LH组在21d达到峰值后下降,乌桕ZH、LH组可溶性糖含量持续上升,14d后超过山乌桕。山乌桕ZH、LH组脯氨酸0-7d出现小幅下降,后快速上升,乌桕ZH、LH组整体呈缓慢上升的趋势。由主成分分析可知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都是其对涝渍胁迫反应的较大特征向量,两者对耐涝性强弱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综上可知,涝渍胁迫对山乌桕、乌桕生长和生理生化特性产生较大影响,但两者都有一定的耐涝性。结合实际情况,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隶属函数法,得出乌桕耐涝性相对较强,这与蔡金峰等人研究结果一致,而同属植物山乌桕耐涝性相对较弱,两者差异性较大,这对山乌桕引种驯化、园林应用等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