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太阳帆航天器刚柔耦合姿态控制与轨迹优化研究
【6h】

太阳帆航天器刚柔耦合姿态控制与轨迹优化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随着航天领域日新月异的发展,人类的足迹也从地球家园迈向了茫茫太空。太阳帆技术作为一类新颖的航天技术,为人类深入探索太阳系以至实现星际航行提供了广阔的前景。太阳帆是一种利用太阳光压产生持续推力的推进器,可以给航天器提供连续小推力,且自身无需携带大量燃料,适合于运行在一些非传统任务轨道上,可用于极地高纬度地区的成像和实时通讯、类地行星的探测、采样返回等科学任务。因此在深空探测和星际航行等航天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得到了国际航天界广泛关注。
   太阳帆航天器的显著特点是其大尺度薄膜帆面、支撑杆等柔性结构与姿态动力学之间强耦合、非线性的关系。即姿态调整会诱发柔性结构振动,进而影响航天器的推力大小和方向。此外,相对于传统航天器,太阳帆航天器转移至目标轨道的周期相对较长,需要根据任务优化太阳帆航天器在初始轨道和目标轨道之间的转移轨迹。因此,开展太阳帆航天器的动力学建模与姿态控制研究,以及太阳帆航天器转移轨迹的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较高的理论价值。
   本文主要研究了太阳帆航天器的姿态动力学建模与控制,及其轨道转移的优化问题。基于目前典型的太阳帆构型及其刚体动力学模型,结合刚柔耦合动力学的研究进展,分别研究了太阳帆航天器线性姿态动力学模型和非线性姿态动力学模型,以及相应的姿态控制方法。针对太阳帆航天器轨迹优化问题的特点,结合进化算法和多目标方法最新的研究成果,对太阳帆航天器实现不同任务的最优转移轨迹问题进行了研究。
   现有文献研究表明,太阳帆航天器俯仰轴刚体动力学模型无法准确反映其柔性结构特征。本文第二章在分析了分别采用万向节控制和反作用喷嘴控制的太阳帆航天器刚体动力学响应的基础上,结合混合坐标法的思想,建立了具有刚柔耦合特征的太阳帆航天器姿态动力学模型。为了抑制太阳帆航天器在姿态调整过程中诱发的柔性结构振动,保证其姿态调整的精确性和稳定性,针对建立的太阳帆航天器刚柔耦合动力学模型,设计了鲁棒H∞控制器,实现了太阳帆航天器渐近跟踪目标姿态角,同时能够鲁棒抑制柔性结构的诱发振动。
   完全小角度近似无法准确描述太阳帆航天器的动力学特性。本文第三章首先建立了采用万向节力矩控制和反作用喷嘴力控制同时作用的太阳帆航天器俯仰轴非线性刚体动力学模型,并通过混合坐标法,推导得到太阳帆航天器刚柔耦合非线性姿态动力学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姿态角变化率、万向节角度及其变化率采用局部小角度近似,并通过将该模型转化为相应形式的矩阵二阶系统,进而满足一系列条件,将太阳帆航天器刚柔耦合非线性姿态动力学模型转化为一类Polytopic LPV系统。然后针对该系统设计线性状态反馈控制律,并把该控制律参数的求解转化为LMI约束下的凸优化问题。最后由太阳帆航天器跟踪目标姿态角的仿真算例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太阳帆航天器自身携带的能量有限,其姿态调整过程具有周期长,幅度小的特点。针对该特点,本文第四章基于直接打靶法,采用分段线性插值方法逼近连续时间的姿态角变化,进而结合太阳帆力学模型和轨迹优化的特点,将太阳帆轨道转移的最优控制问题转化为非线性规划的参数优化问题。然后分别采用差分进化算法和改进的帝国竞争算法对太阳帆航天器完成多种任务的转移轨迹进行优化,并比较分析了优化结果。
   太阳帆航天器轨迹优化的特点是目标与约束之间具有制约关系,采用多目标优化的相关理论可以处理此类问题。本文第五章提出了一种基于非支配分类的宇宙扩缩(Nondominated Sorting Big Bang-Big Crunch,NSBBBC)方法,通过采用阈值比较选择策略和精英保持策略以及一种无惩罚参数的约束处理方法,对太阳帆航天器的轨迹优化问题分类进行研究,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整体方案的可行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